• 您当前的位置:
  • 足球亚盘怎么看 | 热点| 正文内容

    纪录:铜陵海螺的前世今生

    在中国水泥行业,有这样一家公司,他见证了水泥窑生产线从日产4500吨到日产12000吨的重要节点,他经历了中国水泥设备从代代引进到国产化的奋斗征程,他用世界首例水泥窑处理垃圾项目和世界最大的余热发电机组改变着水泥行业的形象,他拥有无法复制的发展历程,他浓缩了当代中国水泥行业的精华,他是中国水泥行业最璀璨的星光之一,他就是世界上单厂规模最大的水泥熟料生产基地之一——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

    20年间,铜陵海螺从濒临解散的项目涅槃重生,靠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近铜陵海螺,追忆创业之初的迎难而上和坚持,细数一路走来的发展创新和拼搏,通过一起起重大历史事件,探求其发展的源动力。

    前传——正确决策奠定腾飞基础

    铜陵海螺的前身是铜陵水泥项目,从筹建期间就备受瞩目,被列为国家“八五”重点项目,是我国建材行业首次使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是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的高标准水泥厂,仅筹备工作就将近10年。

    海螺集团与铜陵水泥项目的缘分起于1993年底。当时项目开工仅一年,但受通货膨胀、项目设计变更和漏项等因素的影响,预算一调再调,从7.79亿元调整到14亿元。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建材局领导在征求时任宁国水泥厂厂长郭文叁的同意后,奔赴合肥市,向安徽省有关领导提出由宁国水泥厂控股建设铜陵水泥项目的建议。但由于条件不成熟和认识上的不一致,建议未能被采纳。

    至1994年底,铜陵水泥项目建设情况继续恶化,概算调整至16.78亿元,超出原预算的一倍多,项目前景被普遍看淡。而此时的宁国水泥厂刚刚实行了五项管理制度,激活了机制,抓住了水泥行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1995年初,国家建设银行要求贷款全部由安徽省建设投资公司和宁国水泥厂予以担保,否则不再提供任何贷款。当时的宁国水泥厂顶着压力,拒绝担保。1995年6月,建设银行停止贷款。至此,铜陵水泥项目资金完全中断,工程停工,成为安徽省政府和承贷银行的一个债务包袱。

    为加快铜陵水泥项目的建设步伐,1995年9月,安徽省政府开始改革项目投资体制,决定由宁国水泥厂、省建设投资总公司、铜陵市建设投资公司三方参股,组建安徽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项目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注册资本5.65亿元,其中海螺集团出资3.1565亿元,占55.9%的股份。1995年9月9日,铜陵海螺在铜陵天井湖宾馆召开首届董事会,任命郭文叁担任首任董事长。

    1995年10月,铜陵海螺举行挂牌仪式,时任安徽省常务副省长汪洋在仪式上指出:铜陵海螺的成立适应了国企改革的需要,为全省资产存量调整开了一个好头,意义十分重大。从此,铜陵水泥项目正式加入海螺大家庭,与海螺集团结下了不解之缘。

    铜陵海螺挂牌仪式

    宁国水泥厂接管后,充分发挥法人治理机构,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从宁国水泥厂抽调一批技术管理骨干,保证了铜陵海螺工程进度稳步推进。据统计,从1992年8月到1995年9月,3年时间,铜陵水泥项目共完成总工程量的49.3%;从1995年10月宁国水泥厂接手,到1996年7月,不到10个月,铜陵海螺完成总工程量的39.5%。

    1996年7月26日,生产线点火成功,提前5个月实现了省委、省政府下达的目标。据测算,铜陵海螺最终投资14亿元,由于宁国水泥厂的最终参与建设,不仅较概算节省了2.8亿元,而且让这个长达13年之久的工程划上了句号。由于项目投资较高,还包括世界银行贷款本息5600万美元和国内银行贷款6.2亿元,项目投产后的几年一直处于严重亏损状态,1998年亏损8400万元,1999年和2000年在产销量超产10%和20%的情况下,仍然亏损3500万元和900万元,直至2001年才获得净利润,充分地体现了海螺集团身为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国家计委、安徽省政府和建设银行的高度赞赏。

    一线点火仪式

    铜陵海螺一线全景

    技术升级为腾飞插上翅膀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引进国外生产线到国内第一条日产5000吨国产化示范线,到国内第一条日产10000吨生产线,再到日产12000吨水泥生产线,铜陵海螺迈出的每一步,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铜陵海螺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浓缩的现代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史。这一切都源于海螺人孜孜不倦追求技术升级的进取精神。

    时间回溯到1996年10月,海螺集团迎来了组建后的第一件大喜事,自主设备成套的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在宁国水泥厂一次性点火成功,创下了当时国内外同等规模水泥厂建设中投资最低、工期最短、建设质量最好的新纪录。随后几年间,集团连续建设了5条日产2000吨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建设期间,海螺的管理层清晰地认识到,日产2000吨生产线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水泥发展的需要,为加速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必须进一步开发出低投资、国产化的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

    这个想法与国家和行业政策不谋而合。2000年8月,原国家建材局出台了关于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加快我国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228号文件。2000年8月17日,时任国家经贸委主任的盛华仁到海螺集团考察,与郭文叁董事长交换了意见,认为可以在铜陵海螺现有基础上,再建设一条示范生产线,并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规模要在4000t/d以上;二是投资不能超过5亿元;三是设备要国产化;四是建设工期要控制在15个月;五是环境保护要达到国内最佳水平,尾气排放要达到50mg/m3以下。

    时任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考察铜陵海螺

    郭文叁董事长当场承诺,只要国家经贸委批准立项,海螺一定按照要求,将此事办好。盛主任回到北京后,立即召集国家建材局局长张人为与甘智和司长研究此事,很快批准了项目。2001年2月,铜陵二线工程正式破土动工,主生产线2002年3月建成,建设周期仅13个月,6月全线投产,10月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总投资额仅为2.56亿元,生产线建设周期和总投资创下了水泥厂建设史上的新纪录。

    铜陵海螺二线开工仪式

    在建设过程中,海螺集团与南京设计院和各装备厂家联手合作,在铜陵海螺二线成功开发并使用了国产大型原料立磨、立磨减速机、双转子锤式破碎机、大型堆取料机、NC型双系列五级预热器系统和NST型在线喷旋管道分解炉系统等关键设备,技术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5000吨生产线成套技术,结束了我国大型水泥装备重复引进、代代引进的历史。其中与沈阳重型机器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大型立磨(MLS4531),产量超过400t/h,被国家经贸委列为2001年国家级新产品。

    铜陵海螺二线点火投产

    铜陵二线的成功,进一步显示出新型干法线的优越性,使我国预分解窑新型干法技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加快了立窑的淘汰速度,加速了中国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据统计,2001年我国新型干法线比例仅占11.1%,2003年上升至21.5%,2004年增加到30.9%,2008年上升到60%以上。

    2003年元月13日,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国家建材科教委主办了“铜陵海螺5000t/d国产化示范线技术及装备交流总结会”。国家经贸委和建材协会的各级领导对铜陵海螺5000t/d国产化示范线的成功表示祝贺,认为此项目在技术上、管理上、体制上开辟了一条中国水泥工业自主发展的成功之路,是我国水泥工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我国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在技术、经济和政治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创新之路永无止境。成功建设第一条5000t/d国产化示范线后,铜陵海螺立即瞄向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线——日产10000吨水泥生产线。筹划初期,郭文叁董事长组织100多名技术骨干,分别赴泰国考察10000t/d生产线,赴韩国考察8000t/d生产线。考察人员看到了特大型熟料生产线在降低成本等方面的巨大优势,结合自身的资源、技术、资金等条件,更加坚定了建设特大型生产线的信心,决定在铜陵海螺建设2条10000t/d生产线。

    万吨线开始三通一平

    铜陵海螺10000t/d生产线是中国水泥行业第一条万吨级生产线,当时全世界仅仅有三条,中国没有任何建设经验,而且由于生产规模的超大型化,从石灰石破碎到熟料出厂各个环节完全不同于现有规模的生产线,建设难度可想而知。

    为积累建设经验,海螺集团先在池州海螺投建8000t/d生产线,为成功建设10000t/d生产线打下了基础。2003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铜陵海螺两条10000t/d生产线,A线于2004年5月26日点火一次成功,7月9日达产达标,比国外同规模生产线的建设工期要缩短近1年,而且工艺装备和控制水平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B线于2004年10月5日点火投产,实现了当月点火,当月投产,当月达产达标。

    第一条10000t/d生产线成功点火

    铜陵海螺万吨线代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技术和装备水平,预热器采用了FLS公司五级双系列带单分解炉的旋风预热器系统,冷却机采用了CP公司HE10推动篦式冷却机,是当时最为先进的第三代冷却机。最具特色的是,万吨线生料制备系统是由两条5000t/d生产线的生料系统合并而成,两条万吨线的出磨生料和煤粉可以实现互倒,不仅提高了系统的保障度,生产组织灵活,而且主辅机设备与5000t/d 配备完全相同,节省了管理成本,降低了备件储备。

    两条万吨线全部建成后,2005年12月23日22时38分,铜陵海螺全年熟料总产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让中国有了年产1000万吨级的熟料生产基地,有了年劳动生产率8000~10000吨/人吨熟料的工厂,在整个水泥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水泥工业的大型化、集约化、现代化进程,大大缩短了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树立了我国水泥行业的良好形象。

    两条万吨线远景

    2008年元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莅临海螺集团视察,询问了12000t/d生产线国产化的有关情况,鼓励海螺的同志们继续努力,把海螺建成国际知名品牌。为积极落实胡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希望,响应国家提出的扩内需、保增长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增长的号召,海螺集团决定启动3条12000t/d生产线建设。

    2008年12月3日,时任集团副总经理任勇到铜陵海螺主持召开12000t/d项目专题研讨会。铜陵海螺员工代表一致认为,铜陵海螺有丰富的万吨线建设、管理经验,技术和人才储备充分,条件优越,希望集团将此重任交付。12月28日,铜陵海螺隆重举行12000t/d生产线及配套项目开工动员大会。

    隆重举行铜陵12000t/d生产线开工动员大会

    为满足“必须体现水泥行业技术进步的最优成果,必须体现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的发展要求,必须体现安全环保、高效稳定的效益要求”的要求,2009年开始,铜陵海螺在集团的帮助下,与国内知名水泥设计院一起,从工艺优化、设备配置等方面对12000t/d生产线进行技术论证,形成12000t/d熟料线工程设计技术规范要求和主要工艺配置思想,并邀请POLYSIOUS、FLS、CP、IKN等多家水泥装备制造公司,进行国际公开招标。

    海螺不是全盘接收装备,而是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合理先进的建议。最终,窑尾预分解系统和回转窑采用了FLS公司的5级双列预热器及ILC型预分解炉;冷却系统采用了IKN公司悬摆式篦冷机;原料粉磨系统采用海螺川崎新研发的CK490辊磨;自动化控制系统是集团自行开发的先进的人机对话系统。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海螺与国内装备企业合作,研发出JLW型减速机、35吨的C7052型塔吊等设备,推动了国内相关装备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

    2011年12月30日铜陵海螺日产12000吨生产线点火成功,2012年1月2日顺利投料试运行, 1月7日实现72小时达产达标,生产出首批合格熟料。人民网芜湖2012年1月12日发文称“海螺集团12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使用的设备技先进、世界一流,很多领先的技术项目甚至是我们前所未见的”。丹麦史密斯公司经理欧尼尔更是用了“非常令人惊奇的好”来形容海螺的建设过程。

    12000t/d生产线点火仪式

    12000t/d生产线建成后,2012年,铜陵海螺生产熟料1453.44万吨,2013年生产熟料1447.14万吨,2014年生产熟料1454.83万吨,公司已经连续10年生产熟料突破了1000万吨。

    12000t/d生产线全景


    [责任编辑:GC05]
    打印 | 标签:

    足球亚盘怎么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足球亚盘怎么看 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足球亚盘怎么看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足球亚盘怎么看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足球亚盘怎么看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