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约束加剧 企业碳管理体系亟需优化
报告指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经济时代,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能源稀缺等问题日益严重,低碳发展、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议题业已成为中国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等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在深入推动系列行政措施的同时,中国开始利用市场手段,通过碳排放交易机制作为行政措施的良性补充,促进低碳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企业逐渐意识到披露环境信息的重要性,应对气候变化主动性大大提升。但随着我国对碳排放约束的加强,企业亟需优化碳管理体系。
企业碳排放报告制度正加紧制定
该报告主要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意识、应对气候变化主动性以及碳管理体系优化三方面谈论了近期中国政府、企业、投资机构、媒体、社会民众等各界共同关注的气候变化、低碳发展、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议题,同时也展示了CDP中国100强企业在碳管理、气候变化风险与机遇,以及信息披露方面的绩效表现。
根据报告,我国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不断深入。
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变化司副司长李高在会上介绍,近几年我国在节能和低碳发展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手段,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第一,确立了低碳发展的长期战略。
提出并积极落实到2020年国内GDP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我国将把低碳发展当作长期的战略任务,目前正在研究到2030年、2050年低碳发展的目标任务。”李高介绍。
第二,强化目标责任。根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浓度分别比2010年降低16%和17%的目标任务,将目标分别分解落实到地方政府,并加大了对节能减碳工作的统计、监测和考核。据悉,每年政府部门都组织对省级政府的节能减碳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李高透露:“近期将对有关省今年的碳排放强制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向社会公布,并纳入政府考核绩效,实行问责制。”第三,优化产业结构从源头减碳。
201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40%提高到46%。此外,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明显成效。
2010年2月6日,自国务院发布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以来,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扩大深化,工作考核制度和工作分工不断完善,淘汰落后产能行业从 “十一五”初期的13个扩大到2012年的21个。2011年至今,工信部共公布了8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共涉及企业7885家。“2006年至2013年,淘汰落后火电机组达9482万千瓦,比整个英国的电力规模还要大。炼钢、炼铁、水泥行业的产能淘汰比例也较高。今年有望提前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李高称。
第四,加强节能和能源结构调整。把节能放在突出位置,加快交通、建筑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十二五”前三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新建建筑和 节能标准的执行率接近100%。在发展低碳能源方面也取得显着进展。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接近10%。与2005年相比,水电装机增加了2倍,风电装机增加了60倍,太阳能装机增加了280倍。
此外,积极开展低碳试点和碳交易试点。2011年先后开展两批42家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通过确定碳排放峰值目标、加快技术创新等举措探索了各具特色的低碳发展经验。从2013年起,根据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我国开展了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和低碳社区的试点。目前低碳试点工作已经形成了从省到城市、城镇、园区、社区的全方位覆盖。
北京、上海、武汉、天津等7个碳交易试点也进展顺利,交易量持续增长。
“目前,政府正在加紧研究制定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方案,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另外,公开透明和准确可靠的碳排放信息是开展碳交易的基础,目前也正着手建设企业碳排放报告制度。”李高介绍。
企业碳管理体系有待优化
根据报告,中国企业逐渐意识到披露环境信息的重要性。今年,CDP共向中国100家企业发出气候变化披露邀请。其中,有45家回复了问卷,比2013年的32家增加了40.6%。而且,这42家企业还通过其他途径,如企业年报、其他合规性文件等披露了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表现。
从行业方面来看,虽然2014年金融行业样本量略微下降(6.45%),但回复量却是2013年的1.7倍 (17家),从2013年的32%上升到59%。能源行业则从54%上升到63%,进展非常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发现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性也有显着提升。对内,71%(32家)企业有董事会指定的个人或专业委员会总体负责气候变化事宜,80%(36家)企业把气候变化整合到公司综合风险管理流程中,近90%(40家)的企业已经把气候变化整合到了公司商业战略,从组织结构和战略制定层面把气候变化放在了突出位置。对外,企业则加强与政策制定者、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的沟通,提高自身政策影响力。
同时相较往年,企业识别的风险和机遇数量均有明显增加。2014年,回复企业共识别出25个气候变化风险,19个气候变化机遇。96%的企业识别出潜在的对企业业务经营、收入或支出可能产生影响的气候变化风险,56%的企业识别出了全部风险。这表明随着对气候变化认识 的深入,中国企业风险认识程度和机遇的抓取能力均有所提高,同时也表明了企业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的忧虑,开始转向对气候变化机遇的关注和重视。
安永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国区合伙人唐嘉欣表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它们会因碳排放对自身的运营方式产生一系列新的革新。评估、透明度和问责机制将推动商界和投资界做出正面的改进。随着全国7个省市碳市场试点的陆续启动和碳交易活动的开展,中国政府和企业都已跨出了重要的第一步,相信未来一定能给中国的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新机遇。”可以预见,今后碳排放约束将成为企业经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政策变化风险,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从战略层面整合资源建立一个有效的碳管理体系,系统化制定碳目标,管理节能减碳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是企业转风险为机遇的前提。而根据报告中回复结果显示,虽然节能减排项目和应对气候变化举措在减碳结果上一致,但绝大多数企业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在目标、组织结构和战略层面上并未统一。
少数企业正尝试把这两个目标及其应对措施统一起来,但现阶段结果并不理想,企业仍需做出更多努力。
足球亚盘怎么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 足球亚盘怎么看
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足球亚盘怎么看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足球亚盘怎么看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足球亚盘怎么看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