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合时代水泥群雄竞合手段之分析
市场经济的两个主要发展阶段分别是自由竞争阶段和寡头垄断阶段。如果说,这两个阶段中间有一个过渡阶段,我们可以理解为竞合阶段。在竞合阶段,企业之间有你死我死的激烈竞争,也有各怀心思的求生合作,这是一个不稳定的阶段。这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手法多变,花样百出,这种状况的改变要最终等到优势企业一统或两三分天下,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才会改变。
当下的中国水泥行业英雄辈出,笔者简单不全面地罗列群英谱如下:
中国建材集团:自由竞争阶段各个企业间的过度竞争,导致各企业难以为继,恰逢这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中国建材集团奉天承运,应时而起,救各路小诸侯于水火之中,其规模迅速扩大,辖南方、中联、西南、北方四大板块,产能据称已达4.5亿吨之巨。
海螺水泥等:以海螺水泥为代表,还有红狮、山水、天瑞等民企,华润、台泥、亚泥等“外企”,中材、华新、冀东、金隅等老“国企”,也历经自由竞争阶段的搏杀并胜出,规模也不小,单就水泥产能而言,可能都可进入全球水泥30强之列。
金峰水泥等:还有许多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企业,如金峰、上峰、塔牌、鹤林等等,也活下来了,并且各有一套,活得好像也还自在,并时不时的到超级大佬门前表演一下、搞几斧头。
在过去的2013年里,这些企业都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并都在继续不断地精炼着各自的制胜法宝。
中国建材:作为行业老大的中国建材,通过近十年的跑马圈地,规模迅速做大,市场控制力和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但还是背负着在负债率和商誉过高的情况下,满足资本市场对企业盈利期望的重负。仅以财务费用而论,预计其每吨水泥摊销在30元以上。这就决定了中国建材必须卖“高价水泥”,必须执行“价本利”,必须建设“核心利润区”。在此过程中,他们对同行采取协调让步的手段,不断地让出部分市场以维持价格的稳定和提升,这样的过程一再发生,对此,他们殚精竭虑、痛苦不堪,但又不敢轻易翻脸。
海螺水泥:拥有多条万吨线,以自建5000T/D线为主导生产线的行业巨头海螺水泥,通过十多年的发展,规模也迅速做大,市场控制力和盈利能力一直超强,并且负债率很低。对于海螺水泥来说,只要有合理的利润,适当地保持较低的价格,是实现行业长治久安的需要,对他们来说,如果水泥价格过高,利润水平太好,不是很好的事情。长期保持自己有肉吃、让别人喝点汤,才不失为维持行业盈利龙头地位的高招。
其它的大型企业:其它的大型企业,或学习着海螺经验,大肆复制建设新线;或学习着中建材兼并重组,迅速扩大规模;或兼而学之,双管齐下。从目前情况看,总体效果还好。这些企业中的成本优势企业,不断地侵蚀其它企业的地盘,因为他们断定,“宋高宗”们是没有采取其它办法的可行性的,只能是永远地向他们妥协,他们也借此获得了超额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这些企业中的其它企业,可能并不具备明显的成本领先优势,他们喜欢和中建材一样,还是比较热衷于“价本利”,谋求每年多少有个不错的收成。
部分优势的中型企业:他们信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逻辑,紧跟大企业的步伐,大企业涨价,他们适度跟进;大企业回调价格,他们跑得更快。在某种程度上,大企业对这类企业比较头痛,为了大局,大多让其三分。对于这种让步,许多企业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也有部分企业不好意思,学会了让步,但比例不多,在行情看涨时,更显稀少。
孙子都知道,兵者,诡道也;老子又说,道可道,非常道。商战之法,变化多端,而商战之道,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具体而言,有许多常用的道道:
冷热交替、顺势而为:淡季时降低价格,旺季时提升价格,是基本的也是正常有效的经营手法。降低和提升的幅度,视全年的供需形势及周边地区价格影响。如果全年需求形势较好,淡季时回调会较轻,旺季时价格恢复会较快。淡季时如周边地区价格放得比较低,本地区也需及时回调,因为周边地区水泥大量涌入本地区,相当于增加了本地区的水泥产能,使得旺季价格无法及时顺利恢复。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水泥行业与其它行业的最大不同,是全年产能过剩,但二、四季度不过剩、三季度基本平衡、一季度过剩200%以上。优势企业在淡季时主动回调价格扩大市场份额,并以此胁迫劣势企业减产停产,是利用市场手段对全年的过剩产能进行有效削减和清理,对行业的产能平衡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这一点海螺水泥经常运用,但很多人至今还是没有明白,并因此坚决反感。旺季来临之前是淡季,适当的超跌相当是为迎接旺季而预冷,以降低生产厂家对旺季的期待,减少库存。淡季来了之后接着是旺季,适当的提前恢复价格相当是为了迎接旺季到来而预热,促使行情提前启动。
不惧冷热、逆水行舟:淡季时不降低价格,旺季时继续提升价格,是为了获取高利润的看似正常有效的经营手法。这种策略的采取,务要有几个前提,首先,主导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要高,并舍得让出部分市场;其次,兄弟企业的觉悟要高,并积极配合;第三,周边企业有运输及品牌区隔,无法顺利突入。如果没有这些前提,兄弟企业乘势拓产,周边企业水泥纷纷涌入,主导企业势必沦陷。逆水行舟另外一个明显的副作用是极有可能导致旺季不旺。
某些企业选择逆水行舟,也是迫不得已,既然上了这条道,还得一路走到底,在此,我们也需要被他们的坚忍精神所感动,并为他们给行业带来巨大利益而心存感恩之心,并在反垄断的前提下适当支持。
以邻为壑:为了本区域的产销平衡,又不想限产停产,往往可以把本区域的富裕产能抛售到其它区域,以维持本区域价格的稳定,顺便牵制其它区域竞争对手的发展。长江中上游的企业把熟料及水泥销往下游,长江流域的企业把熟料及水泥销往浙、闽、粤、苏沿海地区,具有天然的优势,因为下游企业难以反制,把产品逆向销售。
有时候,这种策略长江上中游企业也可引而不发,前提是下游企业不要大量地逆流而上、干扰上游企业的市场,最好能主动让步,帮助上中游水泥企业消化部分产能压力。
以和为贵:划定疆界,划定供货比例,竞争各方形成默契,各占一方,互不相扰,这是许多企业追求的理想效果。以和为贵的正面效应是减少了行业内耗,改善行业短期效益;它的负面效应首先是协调的工作量巨大,讨价还价永远存在,其次是企业会逐步丧失竞争意识,靠协调制胜,结果在招致第三方强大势力强势介入后,可能会因为长期缺乏锻炼而无力御敌,瞬间溃败涂地。
釜底抽薪: 窑线企业通过收购竞争对手的富裕熟料,或自己扩大水泥粉磨能力,减少整个市场粉磨企业的熟料供应,可谓釜底抽薪之策。此一策,最适合企业总规模大,但小熟料线较多的企业运用,这样的企业如果完全停止外销熟料,而转为大量收购竞争对手的富裕熟料,自会抬升熟料价格,水泥价格也就自然稳定了。至于他们的富裕熟料产能,则需像核武器一样善加保管,作为毁灭性的储备力量,用于威慑竞争对手,甚至可以在局部试爆一下。
嫁祸于人:有的企业在市场趋淡时,会偷偷摸摸运用各种模糊的手段降价,而且从来都不会承认,反而嫁祸于人;同样的这些企业在行情看涨时,哪怕其发货量超好,也往往不敢率先涨价,他们的逻辑还是其它厂家价位太低,涨价快了会丢失客户。市场经济这么多年了,他们还是喜欢计划着各种说辞,总想着把客户独霸。
财大气粗:部分资金富裕的企业,通过给经销商提供授信,可以有效地把经销商绑定在本企业,销售价格也可有相应得提升,从而为企业获取稳定的收益创造条件。这种模式特别适合老板亲自操刀的中小企业运用,相当于开小型银行。大型企业运用时,要把握好内控及对经销商的控制力问题,现实往往是:企业被经销商及与经销商关系密切的营销人员蒙骗、裹挟而陷入被动境地,销售价格反而易跌难涨,甚至在旺季时还以超低价格供货,以维护客户关系。这些企业销售人员的标准说法是:跌价时,“其它厂家先下跌了”,涨价时,“其它厂家会把我们客户抢跑了”。
成本领先,现金为王:这些企业由于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不惧怕价格战。他们坚持现金为王,款到发货,在减化资金管理流程降低资金风险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水泥产品的资金成本。海螺水泥规模巨大,坚持款到发货,并能始终保持产销平衡,企业效益也一直很好,是成功的典范。
在目前的税收体制下,售价300元/吨的水泥,假设通过3个月帐龄的赊销提高水泥售价20元/吨,需要扣除增值税约3元、资金成本7.5元/吨(按照年利率12%计算)、企业所得税2元/吨后,企业所得只有约7.5元/吨左右。显然,如果资金风险把控能力差的企业,赊销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如果经济不景气,更大的风险也是存在的。
山中为王:部分中小水泥企业,避开大企业的锋芒,寻找国家基本建设路过的山区、西部地区,建设规模不太大的生产线,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过去十年,对于国家西部开发的力度,大家估计还是不足,介入的企业获得了成功;今后十年,还能保持这种势头吗?笔者不太乐观。
兵临城下、迫敌决战:
从现在的市场表象来看,行业是越来越和谐了,决战的危险好像渐行渐远,会一直这样下去吗?
假如假以时日,中国建材的核心利润区不断建成完善,为其积蓄实力、发动局部的统一战争储备了物质基础,它会采取行动吗?毕竟,战术单一,处处防御,没有进攻点,是很被动的,中国建材的许多干部员工是窝着一肚皮气的。
假如在不久将来的某一年,可能两三年、可能五六年后,水泥用量大幅衰减,各个企业该如何应对?企业间的竟合兵法该如何做出新的演绎,海螺水泥会抬出市场竞争的旗帜寻求决战吗?海螺水泥及其它水泥列强有没有事先评估,如果能有支解中国建材的哪怕稍纵即逝的机会,他们会心动和行动吗?如果行动得手,带给它们的是福还是祸?
假如决战到来,现有的中型企业会有池鱼之祸吗?她们的博弈优势会丧失殆尽吗?他们还有成长为大型企业的机会吗?假如中国建材和海螺水泥联手,能实现分区域、分步剿杀吞并这些企业的目标吗?
以上分析仅为本人不成熟的想法,欢迎行业专家和领导给予指正。
足球亚盘怎么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 足球亚盘怎么看
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足球亚盘怎么看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足球亚盘怎么看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足球亚盘怎么看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