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一带一路”需要加上一洲
2014年1月16日,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了开年首场"朗润-格政"论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研讨会。就在三天前,2014年度《中国智库报告》发布,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影响力位列高校内第一名,综合第二名。此次活动是打造中国顶级智库的又一力作。
中国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它对中国经济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对这个战略是欢迎,还是质疑?中国企业面临转型,但做好“走出去”的准备了吗?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本次研讨会上提出了“一带一路”加“一洲”的战略构想,他认为非洲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一带一路一洲”战略将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造血”机制,同时有利于中国自身。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心是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加上非洲战略,促进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非洲。“一带一路一洲”战略将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造血”机制,同时有利于中国自身。落实“一带一路一洲”战略需要中国企业提高素质,同时需要政府集中力量,可考虑成立对外发展合作部。
2009年我在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期间有过新马歇尔计划的倡议。当时发达国家陷入金融危机,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才能真正复苏。但是结构性改革会压低消费、扩大失业,在政治上面临很大阻力。对于此次危机,贬值、援助等传统方法都无济于事。因此我提出一个全球复兴计划,主要内容是对发达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这些基础设施投资不仅会促进所在国的经济增长,还会拉动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的出口。
之所以提出这个计划,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还有改进空间,中国以外的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非常差。发达国家的退休基金、中国及石油输出国的外汇储备大量购买政府债券,收益率很低,不如用于基础设施投资。
上述建议在提出以后,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2010年20国集团首尔峰会将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基础设施列为共识的第一项,后来的峰会也多次强调。如今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率先推进,为全球做出了榜样。
“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国际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中国有比较优势。在基础设施所需要的原材料上,中国有很多剩余产能。此外,“一带一路”战略还可以提高中国外汇储备的回报率,培育出口增长点,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
在“一带一路”战略基础上,还需要加上非洲战略,成为“一带一路一洲”。这是因为,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方面,中国还拥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即巨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国内工资上涨,中国在这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以前类似的转移已有多次,这次的新特点在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庞大。按照第三次工业普查,中国制造业的就业人员是1.24亿人,相当于当年日本的12倍。世界上能够承接这么大规模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地方只有非洲。非洲有10亿人,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年轻人比例高,工资水平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在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到非洲方面,已有华坚集团等成功案例。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以成为新的发展合作方式,这种方式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互补的。“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主,以产业转移为辅。在非洲,可以是产业转移为主,基础设施建设为辅。就像车子的两个轮子一样,他们可以成为对外发展合作的两个支撑点。
这种双轮驱动的发展合作方式对国际发展有很大意义。在二次大战以后,发达国家设立了很多多边、双边的发展机构,比如联合国开发总署、世界银行、美国援外总署等,但并没有真正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和低收入陷阱。从二战以后到现在,在近200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当中,只有两个从低收入进入到高收入行列。原因是发达国家已经走完了劳动密集产业发展和建设基础设施的阶段,对于发展中国家只能采取输血式的援助,附带很多条件。通过“一带一路一洲”战略,中国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增长瓶颈,引入“造血机制”,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可以发展起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描绘的“百花齐放春满园”愿景。
“一带一路一洲”战略面临不少挑战。一方面,企业没有做好走出去的准备。“走出去”战略在2001年才提出,国内外的政治、金融、法律环境都不一样,很多走出去的企业最终失败。这需要企业提高素质,也需要政府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中国对外合作政出多门,有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农业部等,还有进出口银行、中非基金等。他们都有对外援助资金,结果是力量非常分散,不能集中使用。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成立一个统一协调对外合作关系的对外发展合作部,来把资源组合起来,改变国际发展格局。
足球亚盘怎么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 足球亚盘怎么看
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足球亚盘怎么看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足球亚盘怎么看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足球亚盘怎么看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