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稳因素在增多 促进需求回升需要过程
发改委8日表示,一季度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经济增长与预期目标相符,一些新的增长点破茧而出,但经济走势分化,下行压力仍较大,产业结构调整已到了不进则退的“窗口期”。在下一步重点工作中,将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
产业结构调整正当时
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现,创业创新活力迸发,经济发展在多方面、多领域呈现新亮点。一是农业、服务业、就业总体稳定,民生改善的基础比较稳固。二是调整转型起步较早的地方成效初显,新兴产业拉动作用增强。三是简政放权有效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日趋浓厚。四是新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热点发展加快,线上线下互动成为新趋势。五是资本市场持续活跃,对提振社会信心、推动要素流动、促进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六是“三大战略”全面布局,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新增长极和增长带初露端倪。
发改委认为,总的来看,当前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凸显。近一个时期,出台了降息降准、减税清费、促进公共投资、稳定房地产市场等一系列预调微调政策措施,正在陆续发挥作用,“稳”的因素在增多,但促进需求回升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我国在稳增长方面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发展回旋余地大,制度优势强,可运用政策工具多。
在市场环境趋紧、要素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产业结构调整已到了不进则退的“窗口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必须统筹把握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全面分析总量、结构和趋势变化,以新的视角来审视产业发展形势,找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必须将稳增长、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保持定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预调微调,稳定预期,稳定经济,稳定就业;另一方面要充分激活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增加公共支出,处理好政府债务管理和稳增长的关系,大力盘活存量资金,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把握好度,注意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促进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发挥好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
二是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认真选好投资项目,做到有市场、有长期回报,精准增加短板投资,加快推进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清洁能源、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工程、粮食水利、交通、生态环保、健康养老服务七大投资工程包建设,继续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多种方式,撬动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建设。注重扩大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挖掘消费潜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实施养老健康家政、信息、旅游、住房、绿色、教育文化体育六大领域消费工程。
三是努力打造新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分专项推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四大板块”(东部转型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三个支撑带”(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组合,支持国内交通、产业等重点领域建设以及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国际装备产能务实合作。
四是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出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纲要,抓紧落实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若干意见。
五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抓紧组织实施“中国制造2025”专项规划,落实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稳步有序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切实落实和完善企业兼并重组税收政策,避免对产能过剩行业的先进产能在金融等政策上搞“一刀切”。促进环境治理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协同推进,加快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工程,完善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政策。
六是将改革开放扎实向纵深推进。在继续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等有利于激发活力稳增长的关键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再取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缩减中央和地方政府定价目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整体推进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推动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努力开拓新兴市场。
足球亚盘怎么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 足球亚盘怎么看
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足球亚盘怎么看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足球亚盘怎么看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足球亚盘怎么看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