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统筹施策,实行标准倒逼,强化国企带头,妥善处置‘僵尸企业’,积极稳妥做好职工安置、资产处置和债务化解工作,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河北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对“坚决化解过剩产能”作出的部署,引发了代表们的热议。代表们表示,化解过剩产能,要统筹施策打好“组合拳”,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来推动去产能。
多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真正按市场规律办事,让“僵尸企业”早日退出
隆尧县一直有生产水泥的传统。虽然没有接到上级布置的去产能任务,但今年隆尧县主动化解了160万吨的水泥产能,所运用的便是市场机制。
在水泥去产能过程中,隆尧县不再对“僵尸企业”进行保护,让亏损严重的一家水泥企业直接被市场淘汰,一下子就压减了160万吨水泥产能,占全县水泥总产能的40%。
“化解产能过剩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许多代表认为,产能过剩的背后,有政府干预的影子,过去一些地方对亏损的产能过剩企业进行“输血式”补贴,使部分企业“僵而不死”,宁愿保持产能闲置也不愿退出。因此,化解产能过剩,最根本的是扭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多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真正按市场规律办事,让“僵尸企业”早日退出。
在隆尧县委书记李国印代表看来,去产能既然是一个市场化过程,就应该让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他建议,要建立起公平有效的竞争性退出机制,相同产能、相同规模的企业,谁生谁灭,应当由市场的优胜劣汰来定夺。在这种机制下,“僵尸企业”会自动退出,留下来的企业质量就会提高。
不少代表认为,除了破产清算,很多企业可以通过兼并重组、重新整合,实现去产能目标。
沙河市是河北省最大的玻璃制造基地,玻璃产能占全省玻璃产能的80%以上。沙河市委书记曲斌代表表示,沙河计划组织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联合重组等方式,将全市现有的12家浮法玻璃生产企业整合为3-5家大型玻璃集团。对整合重组后的大型玻璃集团,通过鼓励引导、政策激励措施,对原有的43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再有计划地化解,完成去产能任务。
曲斌代表认为,应该鼓励业务相近、兼并后可以产生“1+1>2”效应的企业来实施兼并重组,减少去产能带来的阵痛。
国内钢铁产能过剩,“走出去”则是一片海阔天空。
近来,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文安钢铁有限公司正筹划着与中冶集团合作,到马来西亚投资30亿美元建设1家年产500万吨的综合性钢铁厂及配套发电厂、水泥厂。
“钢铁企业‘走出去’,能够以海外产能逐步替代国内产能,有利于实现国内去产能与海外保市场的再平衡。”河北省商务厅厅长李石代表表示,未来河北省将支持钢铁、水泥、玻璃、光伏等领域企业,通过绿地投资、股权并购、承包工程等方式,建立境外战略资源供应基地和生产制造基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大工程建设。
巧用经济手段——综合考虑利益诉求,撬动利益杠杆,让“利益驱动”调节企业的“走”与“留”
益杠杆,让“利益驱动”调节企业的“走”与“留”。
从去年开始,河北省实行差别化排污费征收政策,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值低于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50%以上,减半征收排污费。
“钢铁、水泥等行业是污染大户,征收差别化排污费,有利于促进治污减排,从而实现去产能任务的顺利完成。”张臣良代表建议,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这篇大文章,政府还应积极寻求新的经济调控手段,比如将环境、资源成本纳入化解过剩产能的“工具箱”中,将水电资源品价格改革与化解过剩产能结合起来,取消价格补贴,实行阶梯电价、阶梯水价等。
奖补资金,在去产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激励作用。
今年,河北省决定在国家奖补标准基础上,对今年1-7月份已压减和明年任务提前到今年的,每压减1万吨炼铁、炼钢产能再各奖补5万元,对8月份完成今年任务的各奖补4万元,9月份完成的各奖补3万元。同时,在煤炭去产能方面,河北省也建立了相应的奖补标准。
“奖补资金的使用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效助力河北省去产能工作。”河北省发改委主任陈永久代表表示,今年1至10月,全省已累计压减炼铁产能1589万吨、炼钢产能1405万吨,已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压减任务;退出煤矿54处,产能1400万吨,完成了计划退出任务。
陈永久代表表示,下一步,河北省将在符合国家奖补资金使用规定的前提下,切实落实好职工安置工作,做好退出煤矿封井验收,迎接国家去产能验收抽查,确保产能去得实、去得到位、经得起检查。同时,根据与国家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制定好明年的目标计划,争取超额完成考核目标。
武安市是河北省钢铁产业的重镇。2013至2017年,武安需压减炼铁产能931万吨、炼钢产能836万吨。
为更好地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武安市探索制定了钢铁产能交易政策。按照企业个个有份的原则,武安将化解产能任务分解到了16家钢铁企业。每家企业按照每万吨铁、钢产能各100万元的标准,缴纳“钢铁产能指标置换交易金”。效益好的企业,上缴交易金,保留产能。效益差的企业拆炉子,领奖补。
“武安钢铁企业多、产能基数大、情况尤为复杂,去产能不同于其他地方。”武安市委书记张臣良代表表示。通过创新使用经济手段,武安实现了过剩产能的平稳退出。今年武安的化解任务为压减铁产能246万吨、钢产能330万吨,目前已经提前完成任务。
代表们认为,在去产能过程中,经济手段的作用至关重要。要巧用经济手段,综合考虑利益诉求。
善用法治办法——实行标准倒逼,严格环境执法,用更多的法治办法引导企业主动退出
“十二五”期间,迁安市累计化解炼铁产能297万吨、炼钢产能371万吨,其中建源、金丰、三联3家企业彻底关停。
这其中,迁安市“指标约束+末位淘汰”的创新做法发挥了重要作用。原来,近年来迁安建立了钢铁企业压减装备综合评价体系,设置了环境保护、压减进度、企业节能、安全生产、税费贡献、规划布局、工资社保、链条延伸八项指标。按照评价分数从低到高的顺序,迁安市确定每个企业的具体压减数据。
“通过建立标准体系,迁安解决了‘去谁、去多少、怎么去’的问题,实现了精准推动低效产能加速退出。”迁安的这一做法得到了河北省有关部门的肯定。从长远看,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更多地依靠市场的力量实现优胜劣汰,政府要做的就是制定标准规则,用标准倒逼去产能工作的落实。
事实上,今年河北省有关部门修订完善了环保、能耗、水耗、质量、技术、安全等6类地方标准,围绕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的“6+N”标准和配套政策。
代表们表示,这些标准的建立,有利于河北省将去产能工作更好地纳入法治轨道。在去产能过程中,河北省应树立法治思维,善用法治办法,引导企业主动退出。
建立标准是开始,执行标准是关键。
今年河北省启动了钢铁、煤炭行业环境执法“雷霆行动”,通过严格执法,遏制环境污染违规排放以及违法犯罪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助力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
陈永久代表表示,下一步,河北省将按照国家部署和要求,扎实做好煤炭行业淘汰落后、违法违规项目清理和联合执法检查等三个专项行动,一旦发现违法违规项目将按相关规定从严处理。对达不到河北省新实施的环保、能耗、水耗、质量、技术、安全等标准的钢铁企业责令限期整改,依法依规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工作。
“化解过剩产能不容易,控制新增产能则更难。”有代表一针见血地指出,钢铁等行业限产政策出台多年,但一些企业玩“躲猫猫”,一些地方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主要原因是这些行业GDP贡献率高,能给地方政府带来政绩。建议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并对过剩行业出现的新增产能情况,严厉追究相关领导干部的责任,从制度上为化解过剩产能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