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泥总裁 肖家祥
关于水泥去产能,政府和大企业行为是关键。除了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控制新增以外,要用5个标准,即排放、能耗、质量、安全、矿山标准来有序淘汰存量过剩产能。工信、环保等政府部门应各负其责、协调推进,协会和大企业要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标准的具体建议,共同推动去产能。
去产能应有效建立去产能基金。可行措施之一是建议将现行的32.5水泥和42.5水泥退税作为国家去产能基金,不再给企业返还退税。
中央已明确去产能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重大的政府机遇期,全力以赴去推动去产能,政府应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大企业和全行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去产能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积极付诸行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关于市场,2018年以后的几年时间内,需求将保持基本稳定,行业效益关键取决于供给端去产能和去产量的“两去”落实效果。
应该看到,当前新增产能并没有完全制止,产能置换政策一定要慎重,如需出台,则必须坚持大幅减量置换,并且是在产产能置换。我们建议用于置换产能应该是过去三年平均运转率在50%以上的在产产能,否则,产能置换政策实质上会增加有效产能,这一点必须坚持。
2018年市场会怎么样?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2017~2018价格怎么走,主导企业行为如何?是哪些要素影响价格?
2018年承接2017年的价格走势,和2010~2011价格走势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这些都需要认真研究,加以分析。把2010~2011价格走势及其内在原因分析清楚,会给2017~2018年市场运作提供一些借鉴。
近几年水泥行业的经验和教训,反复证明,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条件下,企业和行业效益的好坏主要不是由需求决定,而是由供给端管控水平决定的。2018年客观条件总体要好于2011年——新增产能投放少,集中度提高,行业共识增强,大企业引领能力也在增强,错峰生产、环保督查、去产能等政策面好于2011年,尽管2018年部分地区仍有新增产能投资,需求增长差于2011年,但2018年总体供给端形势明显好于2011年。如果全行业能在错峰生产、供给端管控上进一步形成共识和一致行动,2018年行业效益就会好于2011年并再创历史新高。
未来几年,水泥需求将总体保持基本稳定,这给行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期。但最终结果如何,短期取决于自律限产和错峰生产的力度,中长期取决于去产能和行业整合的效果,这些都取决于大企业是否能真正担负起行业引领作用,带领行业继续在供给侧改革做好文章,坚持错峰生产不放松,坚决在去产能方面有实质性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