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近跟随足球亚盘怎么看 刘作毅总拜访了11位主导水泥企业董事长/CEO以及行业专家(海螺水泥,中国建材,金隅股份,南方水泥,中联水泥,中材水泥,红狮水泥)及业内专家,就2018年市场形势以及水泥行业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几个较为一致的判断:
1)对2018年的市场判断都较为乐观,全行业利润有机会超过历史上最高的2011年。
2)错峰生产(去产量)将仍是今年控制产能、平衡供需的主要办法。去产能目前还没有突破,尽管这会是未来水泥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
3)产能置换有望带来行业结构提升,但同样可能带来实际供给增加以及区域性供需受益/受损等不利影响,大型企业对目前的产能置换政策有一定的分歧。
我们认为水泥行业中期稳健的供需格局没有改变,近期为缓解外部矛盾而策略性的大幅下调熟料价格,水泥价格也将会挤压自11月中旬以来在多重利好驱动下部分区域略有泡沫化上涨后的合理回归;以及未来一个半月的行业淡季将使水泥股股价在短期内缺少足够的催化剂,水泥板块面临短期压力,除非预期面能够足够强的超预期。
基于水泥行业稳健的中期格局,我们维持行业“增持”评级,海螺水泥(买入,目标价46港元)和中国建材(买入,目标价8.6港元)仍然是我们的行业首选。短期焦点看淡季停窑(尤其是华东地区江苏和浙江的停窑计划天数以及执行情况),而中长期去产能政策的落地则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各位高管和专家普遍认为当前的市场和2011年初有相似之处,且预计今年全行业利润有望超越2011年。虽然当前的需求增长速度远不如2011年迅猛,但总需求量仍能在高位维持稳定。随着需求进入平台期,供给调控带来的价格变动会比需求驱动的弹性更大。而今年在供给面相比2011年无疑是更强:
1)新增产能较2011年大大减少;
2)企业协同理念更加深入,大企业已经形成共识,坚决维护行业利润,而小企业也更愿意遵守行业规则;
3)环保政策将持续保持高压,限制产能的发挥,减少实际有效供给。我们预计今年南方会有更多省份会参与到错峰生产中。
去产能政策至今尚未取得显著突破,大企业仍在这个课题上仍在作不懈努力。在政策落地之前,去产量仍然不可或缺。
错峰生产和行业协同将是维系行业供需平衡、提升行业利润的最重要手段。
政府对环保的重视有助于错峰生产的延续和深化。此外水泥企业也在一些区域市场上积极寻求进一步整合的可能,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区域市场的集中度,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企业间的股权纽带(未来也可能在大企业共同覆盖的区域进行不改变财务并表情况下的资产融合),更好的实现行业协同合作。
目前去产能政策落实的难点主要在两个方面:
高层次的政府机构并没有积极参与其中,使得政策的推行缺乏足够的政策推力;
同时,目前设想的去产能基金的筹集方式仍然分歧较大,且短期落地较难。
我们认为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政府主导的去产能才有可能真正落实,但目前显然政府并没有积极参与到中国水泥行业去产能的整体顶层设计当中。
对于近期工信部发布的产能置换文件,水泥企业的领导和专家们都认为,这个政策很好地提供了落后产能退出的通道,又能通过减量置换逐步减少行业总供给和加速行业的结构调整以及升级。
但是政策执行的时候,需要非常审慎。符合条件的被置换产能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运转率、手续规范、矿山资源、物流条件等诸多因素。
新置换的产能,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市场格局,尽量减少对原有区域市场供需格局的破坏。
我们认为水泥行业和煤炭钢铁行业在产能置换的不同点在于:煤炭钢铁行业是在去产能基本完成,行业产能已经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进行的严格控制总产能的产能置换,而水泥行业则是在没有政府强力去产能,产能仍然严重过剩情况下的产能减量置换;其次,水泥是一个短腿产品和低价产品,不同区域间的产能置换将造成区域间受损受益的不平衡,而煤炭和钢铁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们认为,中国水泥行业的产能减量置换应该采取一个更为谨慎的路径,即在去产能进行一段时间以后再进行减量产能置换,否则企业为了自身的结构和竞争力快速提升所进行的减量置换可能会造成2019~2020年的供给端压力(历史上的38号文曾经产生过同样的效果,虽然目前的监管环境要远远强于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