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727亿!广西平陆运河全线动工!
作者: 来源:足球亚盘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5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悉,作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标志性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5月23日全线动工建设。平陆运河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平陆运河起点位于广西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134.2公里,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为8900万吨。工程主要包括航道、航运枢纽、水利设施改造以及沿线跨河配套工程建设,工程总概算约727亿元。建成后的平陆运河不仅支持广西的发展,也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因平陆运河建设吸引现有通道货运量转移带来的运输费用降低每年可达52亿元以上,未来会对我国多个省份的外贸经济和内需货运业务等,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将大力推动沿线地区产业发展。事实上,作为平陆运河建设的关键工程,马道、企石、青年三大航运枢纽已于去年8月开工建设,目前一期已经全部完工。平陆运河起点西津库区的水面与入海口的海平面之间有65米左右的落差,在134.2公里的运河上,需要建设梯级枢纽,把运河航道分成几个阶梯,以调节水位落差,保障航行顺畅安全。通过多次科学论证严谨分析,设计者最终决定在平陆运河航道上依次设置马道、企石和青年三大枢纽。连通西江航运干线和北部湾港的关键,就是要打通分水岭,使广西以及云南、贵州的水运货物得以从北部湾出海,较从广州港出海缩短航程约560公里。平陆运河第一梯级的马道枢纽就位于分水岭段,上下游水位最大高差达29.6米,航道穿山而过,两岸山体的稳定性对运河通航安全至关重要。作为平陆运河第二梯级的企石枢纽,与上游水位的最大高差也有27米,平陆运河在这里将现有的钦江河道裁弯取直、拓宽浚深,满足未来5000吨级船只通航需求。三大枢纽解决平陆运河全线水位落差问题,同时还要分别在三大枢纽建双线船闸,保障船只安全通行。记者了解到,平陆运河将建成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内河省水船闸,降低船闸运行的用水量。马道枢纽船闸主体占地18.5万平方米,船闸最高结构65.5米,混凝土用量近350万立方米,要让这个巨无霸安全运行,基础至关重要。马道船闸建成后,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内河省水船闸。在船闸庞大的“身躯”里,有着像人体血管一样复杂的输水廊道。通过三级省水池,船只过闸时,上游的水不是开闸直接泄入下游流走,而是通过输水廊道连通三个省水池,把水临时储存,下次开闸时补偿闸室内水位,充分循环综合利用水资源。通过全新输水系统和高效运行控制系统,三个枢纽船闸都可节省50%~60%用水量。平陆运河是以发展航运为主,结合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大工程。运河的水从哪里来?挖掘出来的土往哪里去?沿岸的生态又该如何保护?记者了解到,郁江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丰枯分配不均,仅靠郁江的水无法维持平陆运河正常运行。按照规划,平陆运河用水近期通过百色水利枢纽调度,远期结合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从南盘江引水解决。此外,平陆运河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接近3.4亿立方米,它们的去处也是建设者要面对的课题。平陆运河钦州段的长度占整个运河长度超过80%,钦州是我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坭兴陶的原产地,制作坭兴陶的原料主要来自运河两岸的泥土。除了给坭兴陶提供优质原料,运河建设开挖的土石方更多用于土地整治、填海造地、绿色建材制造等。为了保护平陆运河两岸生活着的斑林狸、豹猫和赤腹松鼠等野生动物,分水岭处专门建设一座动物专用通道桥,方便两岸动物的迁徙。在青年船闸,还专门为鳗鲡、鲈鱼等鱼类建设洄游通道,这也是钦江上首条鱼类生态通道。此外,开通运行后青年枢纽下游航道的海水会随船闸的开合而上溯,影响钦州城市和农业灌溉用水。船闸建设采用了盐水上溯控制技术和智能监测技术等,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海水上溯的影响。平陆运河不仅要建成生态运河,还要成为一条活力经济带。未来,西江紧张的航运困境将被纾解,通江达海的新通道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在广西柳州市柳钢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一辆辆装满钢材的货车准备开往200公里外的贵港市。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柳州每年有大量钢材在贵港通过多式联运,沿着西江航道到广州转港再发往华东地区,不仅周转环节多,堵船也时有发生。平陆运河建成后,将直接连通西江航运干线和北部湾港口,开辟西部地区南向水运出海新通道,货物经此出海,相比目前从广州出海可缩短入海航程约560公里,预计每年可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节省运输费用52亿元以上。目前南宁正在打造东部产业新城,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平陆运河沿线城市正在布局绿色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新型建筑材料等产业集群,并利用通道畅通带来的物流和资金流,发展跨境电商和农副产品电商等新兴业态,构建平陆运河经济带现代产业体系。水运承担了我国大量的跨区域货物运输和约95%的外贸物资运输量。近年来,我国港口规模和内河航运能力实现了跨越式双提升,水运基础设施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在长江黄金水道,干线航道系统化治理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荆江航道一期工程、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等相继建成。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全面加快,长三角航道网达标率超过70%。长江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以及淮河干流、沙颍河等高等级航道整治工程全面推进。在我国“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的另一条重要干线西江航运干线,航道扩能升级取得重要进展,广西贵港以下及广东段3000吨级航道已经建成。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基本建成,柳江、黔江等航道条件大幅改善,右江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22年底,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8万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超过1.6万公里。2022年,我国水路完成货运量约85.5亿吨,其中长江干线货运量超过30亿吨,连续十余年位居内河航运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一流港口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我国建成了长三角、环渤海、粤港澳等世界级港口群。煤炭、石油、粮食、铁矿石和集装箱等主要货类运输系统布局合理、运行高效。2022年我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6.8亿吨,全球十大港口、十大集装箱港口中,我国港口分别占8席、7席。水运是古老而又现代、富有活力的运输方式,水运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小,比较优势显著。从运能看,一艘1500吨的内河船舶的运力相当于25节60吨火车车厢、58辆26吨的载重卡车。目前,长江三峡过闸船舶平均载重吨超过4000吨/艘,广西内河船舶超过2500吨/艘。从运输成本看,长江水运每吨公里货物的平均运费约为0.02~0.03元,明显低于其他运输方式。从能耗看,据有关研究表明,公路、铁路、长江水运每千吨公里运输周转量能耗比约为14∶2∶1,随着船舶大型化发展以及新能源船舶的推广,水运绿色优势将更加凸显。同时,水运占地少,航道建设主要利用天然河道,基本不占或较小占用土地,航道整治还能吹填造地或修复海岸。我国拥有大陆海岸线1.8万多公里,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2200余条、总长38.6万公里,分布有长江、珠江、淮河、松辽四大通航水系,水运资源丰富。2035年,我国将建成“四纵四横两网”的国家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左右。随着平陆运河全线动工建设,一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基础设施也在加快建设,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已经按下“快进键”。最近,贵阳到南宁高铁正在联调联试,它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之一“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通车后两个城市间5个多小时的通行时间可压缩到2个小时左右。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节点的钦州港东站,铁海联运货物上下列车、进出港口24小时不停歇,每天最多到发的铁海联运班列有21列。截至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已辐射我国17省份60市115个车站,通达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个港口。今年截至5月19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输货物31.8万标箱,同比增幅14%。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超过8800列,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7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702万标箱。眼下,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干线重点项目——泸州叙永至毕节铁路贵州段正在铺轨,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二期、吴圩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加快建设,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扩建工程、百色水利枢纽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到2025年,推动基本形成南北贯通、陆海联动、开放共享、辐射有力、协同一体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