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产业债的信用风险不断被扩大,大型商业银行在年报中公开指责实体经济是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之际,经过中国国务院总理签字批准的“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正式行进在路上了。
中民投的重要业务之一是对部分过剩产业进行整合。与“传统思维”不同的是,该公司整合的行业是中国最典型的三大产能过剩行业—钢铁、光伏和船舶。据悉,注册资本约500亿、股权高度分散的中民投将成为一个涵盖金融、钢铁、光伏、船舶四大板块的资本运作平台,在对三个产能过剩行业进行兼并重组的同时,也将通过土地开发等资本运作手段,打通各个资产环节。未来,中民投将成为一个控股集团,对民生银行、民生租赁、民生电商等公司进行控股,并会介入各种有前景的实业投资,建立一个金融加产业的帝国。
进一步的披露显示,中民投下属的钢铁、光伏和船舶三大板块的平台,部分已经搭建完毕。以钢铁板块为例,中民投选择方大集团、德龙钢铁集团、建龙集团和四川川威集团四家民营钢铁公司作为兼并重组和行业整合的平台,设想通过收购兼并,在全国掌控1亿吨左右的钢铁产能。在此基础上,统一铁矿石采购和钢材销售,并进行产能置换、土地盘活和商业开发等钢厂资产盘活工作,包括在旧有的厂区或土地上与地方政府共同规划开发各种功能区。
在安邦研究人员看来,中民投的成立极具典型意义,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市场化和放权的一个标志性行动。这不仅体现了民间资本对包括产能过剩行业在内的实体经济的信心,也体现了民间资本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担当。
不过,我们担心的是,戴着国字头桂冠的中民投的未来运作也依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为其能否成功运作几乎涉及到改革的方方面面。今后,中民投在实际业务中的便利程度,也是衡量市场化改革是否真干的标志。
一是行业整合是否会遭遇行业垄断央企的抵制。
二是产能整合能够多大程度得到产能过剩调整政策的配合,包括土地改性、金融政策、债务重组。比如产能置换需要多地区指标的集中和区域布局,需要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的协调放行;企业如何进行债务重组而不让中民投兜底;被调整产能后的企业的土地如何改性,需要当地政府调整规划的配合;金融政策如何支持产能重组,而不是一律被限制贷款、发债等融资操作;产能整合后的企业如何得到正常的金融政策支持,这些都是棘手的问题。
三是中民投如何走出去投资,包括转移产能,也需要得到相关部门政策的支持。过剩产能也是一种财富,而广大的新兴经济体期盼着中国产能的转移。因此,中民投在全球产业链建设方面,包括配套相应的金融政策,也需要得到监管部门积极的响应。
尤为重要的是,中民投如何在产能过剩整治政策形成的不良资产处置上进行试点,需要监管部门的鼓励和支持。而该领域,还会影响现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利益,如何得到公平的对待更是考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市场化改革路线的试金石。此外,中民投的探索还应当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而不是成为有幸挤入特殊利益集团的特权新贵。
中民投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整合重组体现了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担当,如何推进中民投的试点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已经成为检验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市场化改革路线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