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川之间的穿越——甘肃省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综述之建设篇
五月的陇南,山花烂漫,绿树成阴。沿陇南市成县鸡峰镇村道一路盘旋而上,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犹如一条飘逸的黑丝带,穿越山与川,连接着山野和村落,一辆辆三轮车、拖拉机风驰电掣般“擦肩而过”。农村公路建设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甘肃交通运输部门不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全省农村公路通畅率得到了很大提高,路网服务水平获得了明显提升。2013年,全省建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8000公里,超额完成了甘肃省委、省政府确定的3000公里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任务。截至2013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1.56万公里,98.5%的乡镇和58%的建制村通上了沥青(水泥)路。
2014年是甘肃全面推进交通扶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全省计划投资56.5亿元,建设10000公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工程,解决1808个建制村的通畅问题,实现全省68%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为切实抓好2014年农村公路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甘肃各市州紧紧围绕交通扶贫攻坚主线,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建设农村公路的积极性,上下联动,各负其责,加强指导监督,强化工程质量、进度及资金等各项保障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顺利开展,助推甘肃农村地区早日实现“小康梦”。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奔小康
建设农村公路,科学规划是关键。
近年来,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按照“立足省情、适度超前”的原则,结合新时期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在全面普查、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始终坚持科学规划,着力推进农村公路断头路、联网路建设,努力构筑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为全省农村公路快速发展绘就了一幅宏伟蓝图。2012年,为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发展和落实部省共建协议目标任务,省交通运输厅结合省委、省政府“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乡村公路建设全覆盖”的要求,研究提出了“联村联户架金桥,富民兴陇通坦途”的战略思路,编制了《甘肃省58个贫困县乡村公路全覆盖实施方案》,为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各市州和县区在农村公路发展中也高度重视路网的规划和布局,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扶贫开发等一起部署、整体推进。平凉市政府制定了交通扶贫攻坚方案,并将其纳入县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公路工作发展;天水市以“百乡千村农村公路建设三年大会战”为主线,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庆阳市确定“一区四园、一线八域”区域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包抓项目责任制和扶贫攻坚行动总要求,全力推进建管养各项工作;甘南州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纳入县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实行量化考核。
静宁县牢固树立全省扶贫开发“一盘棋”和“大交通”的思想,注重综合扶贫开发效果,积极与省上扶贫、农牧、水务、商务、邮政等相关职能部门衔接,努力将通畅工程建设与异地扶贫搬迁、苹果栽植等特色产业发展、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物流等扶贫资源相互整合,着力推进山、水、田、路的综合开发,努力做到路修到哪里,土地整理、产业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力求在解决群众出行困难的同时,全面改善群众的人居环境,增强村域经济发展后劲。
合水县坚持因地制宜、效益优先的原则,以连通路网为落脚点,把农村公路建设与开发特色产业相结合,优先在固城乡董家寺村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依托的蔬菜、瓜果、花卉种植产业;把农村公路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优先建设新农村示范点周围的“便民路”;把农村公路建设与解决群众出行相结合,优先改变贫困山区群众“上不了塬、过不了河、出不了山、致不了富”的现状;把农村公路建设与省、市和毗邻乡镇路网规划相结合,优先建设与主干道相连的“联网路”,发挥路网的整体功能。
成县在平均分配各乡镇农村公路建设指标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核桃、“三蒜”(蒜苗、蒜薹、大蒜)等特色产业路的建设,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上下联动,凝心聚力促发展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加大了对甘肃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和投资力度,但资金仍然是困扰农村公路建设的最大难题。
据测算,全省要完成5.4万公里通村沥青(水泥)路,约需资金354亿元。为了保证农村公路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甘肃交通运输厅、省公路管理部门为切实破解资金难题,想方设法采取多项措施筹措资金,转变了单一依靠国家补助的思路,建立了申请国家补助、争取银行贷款等相结合的多元筹资机制,将有限的车购税资金、燃油税转移支付的专项资金优先投放到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上。积极申请银行贷款,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目前,省上已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800亿元扶贫贷款协议,其中300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并组建了省扶贫开发投资公司和省交通建设管理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融资工作。省交通运输厅、还积极督促各级地方政府认真履行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责任,从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多渠道挤出资金,落实项目配套资金。
在省上有关部门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的同时,一些市州和县区也积极创新农村公路筹资方式,灵活多样地利用民间和社会资金。合水县采取由财政担保、施工企业向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方式,2010年以来累计贷款融资8500多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困难。同时,该县还争取油田支持地方建设资金3000万元,修建农村沥青路5条36公里、砂石路18条120公里;协调雷西高速公路项目办为农村新修施工便道21条145公里。此外,合水县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方式,鼓励当地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公路建设,投工投劳,节约劳务成本。成县、临夏县积极应用简易“拉纹器”,拉出的路纹不仅美观清晰、防滑效果好,而且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
征地拆迁历来是工程建设的第一难题,而资金短缺进一步加大了征地拆迁工作的难度。为了保障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成县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交通运输局等相关单位和乡镇为成员单位的协调保障领导小组,量化目标、细化任务、简化程序,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定奖罚,挨家挨户上门为群众宣传政策,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临夏县在路基拓宽占地拆迁中,乡村两级干部深入基层群众,宣传政策,做好群众工作,为通畅工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合水县肖咀乡铁赵村村民听说村上要修路,大家积极投工投劳,从土地占用、工程施工到村道养护都积极配合。该村村民赵贵昌说,2013年,铁赵村道路在原来土路的基础上拓宽,他的地被占去了2亩多,今年又占用了6分,政府只以当年土地的亩产量作为补偿,但是他觉得值。村里的路通了,孩子上学方便多了,雨雪天再也不用大人在泥里背来背去了。到8、9月份苹果成熟的季节,货车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了,既省时省力,又节省了运输成本,还可以放心地把当年收获的优质苹果储藏到次年的2、3月,在苹果稀缺季节卖个好价钱。遇到丰收好年景,每亩可获得净收入3300元左右。
干群互动,严格监管抓质量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为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实现规模、速度、效益和质量的有机结合,甘肃交通运输管理部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推行“三公示九公开”制度,即在建设前、实施中和建成后实行“三阶段公示”,在当地主要媒体和施工现场公开建设计划、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补助政策及资金使用、招投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质量及安全监督单位、工程验收等九项内容,全力推进农村公路“阳光工程”建设;推行 “六项”管理制度,即制定强制性指标、落实质量追究责任制、实行奖罚制度、实行“黑名单”制度、实行质量缺陷回访制度、实行项目计划和竣工验收结果公示制度;推行“四项”监督机制,即农村公路建设巡回督查组监督、试验检测督查、专业部门监督、社会监督;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标准管理体系,出台实施《甘肃省农村公路条例》,制定下发《甘肃省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示范市县农村公路通畅工程技术指标指导意见》、《甘肃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甘肃省农村公路建设技术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在14个市州组建了农村公路巡回督查组,专门负责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进度、质量进行督查,并提供技术指导等;加强设计、招标、监理管理和技术帮扶工作,选派27名县、科级干部到市州和县区交通局挂职,开展交通扶贫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甘肃各市州和县区始终坚持把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作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严把“四个”关口,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全程监管,有效保证了农村公路质量。
一是严把企业准入关。合水县严格项目招投标程序,由交通、发改、审计、监察等部门对所有招标企业的资质等级、参建业绩、设备技术、组织管理及信誉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同时对施工企业进驻现场人员的资质和机械设备质量、数量进行严格审核。定西市安定区要求每个施工队必须配备技术员、安全员,租用平地机、压路机、洒水车,购置发电机、强制式搅拌机、拌和楼、振捣棒、切割机、振动梁、平板振动器、养生布、防雨棚等设备,方可进场施工。成县要求项目建设投标单位必须具备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以上资质,路基开工必须配备压路机,混凝土路面施工必须配备强制式搅拌机、自动配料机、三轴式摊铺整平机、抹光机、振捣棒、刻纹机(或拉毛器具)。施工单位必须配备满足施工要求的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人员不到位的不得开工。
二是严把工程监管关。甘肃各市州、县区均建立了企业自检、监理抽检、质量检测组复检的农村公路建设三级质量监督体系。同时,由村民公开选举当地有威信、敢负责、懂施工、有经验的群众担任义务监督员,并在每条农村公路开工之前,对义务监督员和村干部进行施工材料、施工环节、质量标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对线路走向、原材料入场、拌和比例和路基压实度、宽度、厚度等进行全程监督,发现任何不符合标准的质量问题,及时向村支书、施工技术人员反馈,经查实后,责令施工单位返工处理,直到达到施工标准要求为止。成县通过新浪官方微博,定期发布农村公路项目建设情况,网民可以通过微博交流互动,也可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投诉建议,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处理和回复。
三是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定西市安定区严把人员、机械、原材料准入关,统一招标采购水泥。合水县严格考察筛选沥青、水泥、石灰、砂石等供料厂家,并对购置的材料全部送专业技术部门化验检测,对不合格材料坚决拒绝进场。
四是严把试验检测关。甘肃各市州、县区均成立了农村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室,随时对在建项目进行试验检测。天水市秦州区严格工程质量检测监督,工程建设到哪里,试验检测跟进到哪里,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路段进行强制铲除,并将其施工单位列入秦州区农村公路建设黑名单,以后不准其参与该区公路建设项目投标和施工,确保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
为进一步保证和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今年以来,甘肃省公路管理局对农村公路设计单位进行了资信登记和认定,今后所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设计必须从公布的设计单位中选择,从源头上杜绝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设计质量不高的问题;为解决农村公路建设监理力量不足的问题,拟组织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以生产性教学实习的方式赴各县承担监理任务;组织对各县市区初步选定的砂石料场进行了合格性检测,并要求各省属公路管理局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在技术、人力和机械设备等方面大力支持农村公路建设;要求各县市区政府认真履行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责任,将所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一律纳入招投标管理,组织统一招标,真正做到公开、透明。
大家有理由相信,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甘肃农村公路发展在扩大建设规模和加快建设进度的同时,也必将收获建设质量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