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泥制造业界,李叶青三个字如雷贯耳。这位温文尔雅的儒商领衔,将华新水泥从“垂暮边缘”拯救过来,发动了一轮波澜壮阔的“V”型反转行情。
9月上旬,记者采访这位“船长”,沿着华新巨变路径,走进这位博士企业家的思想演绎旅程。
华新曾被誉为“远东第一”,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有人扬言要将之“降格”为“黄石第一”。李叶青坦言:不创新,华新将被踢出市场;不改革,我只好卷起铺盖走人。
一本“家谱”展示了华新的历史和荣光。1907年,为修建粤汉铁路,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公开招标兴建水泥厂。经慈禧太后御批,一条日产200吨的水泥生产线应运而生。发展到50年代,华新水泥的生产规模被毛泽东主席誉为“远东第一”,华新也赢得了“中国水泥工业摇篮”的美名。
在“计划力”支配下,华新人过着皇帝女儿般的优越生活。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华新的效益令人陶醉。此时,一位刚从武汉工业大学调至华新的年轻小伙子,看到的却是四伏的危机:占70%的40年代设备在超期服役;国家资产原值1.41亿元,净资产仅剩6425万元;生产规模由“远东第一”降至“全国第一”、“全省第一”,有企业扬言要将华新“降格”为“黄石第一”。
这位小伙子就是李叶青。1987年10月,充满激情和理想的李叶青,毅然放弃在武汉工业大学任教来到华新。
那是改革风起云涌的时代,然而历史的荣光往往容易扼杀改革激情。那是创新两个字颇为前瞻的时代,“老态龙钟”的老字号却更宁愿守望传统。坐卧不安的李叶青一次次向公司领导呈递语惊四座的“危言”:不创新,华新将被踢出市场;不改革,我只好卷起铺盖走人。
因为“耸听”,因为“震耳”,李叶青的名字和敢作敢为的个性成为当时华新热烈议论的话题之一。1993年初,凭借南方谈话的拂面春风和自身的智慧胆识,年仅29岁的李叶青就任公司副总经理。
20世纪90年代,中国水泥业群雄并起,世界水泥厂商并购风起云涌。
李叶青放言:华新要想活命,必须形成规模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浪尖上冲浪
李叶青并未沉浸在“年轻有为”的恭维之中,中国和世界水泥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让他感到肩上承担着从未有过的重量。
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水泥业进入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从西北边陲到东北三省,从发达的沿海地区到黄土高坡,几乎每个省都拥有相当规模的水泥厂。
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的5家水泥制造商将除中国之外的世界上70%的厂家购归旗下,双眼时刻“偷窥”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伺机而入。
内外双重挤压下,百年华新的旗帜还能扛下去么?
以管理专业性和市场敏感性著称的李叶青大胆放言:华新要想活命,当务之急要形成规模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浪尖上冲浪。其时,规模经济尚是理论界研究的前沿话题,资本市场则处于姓“资”姓“社”的争论之中。
李出任副总经理的当年,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的华新4号窑破土动工,李担任工程总指挥。1994年4号窑一次点火投料试车成功。
次年,华新成功发行4800万股普通公众A股和7700万B股,成为我省和全国建材行业A、B股股票上市的第一家企业,募集到企业发展严重短缺的资金。李叶青说,这是华新反转的第一个拐点。
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根本改变华新排名下滑的势头,同行的发展速度更快。5号窑投产前,华新的生产规模降至全国第18位。
华新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形成。李叶青和他的同事,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华新模式”1999年2月,当年3000华新人激烈辩论是否应该上马的5号窑建成投产,华新的生产规模重新跃居全国前列。
随着5号窑点火成功,李叶青关注的视线转移到沉积多年的产权制度改革上。
华新集团公司占股份公司的比重由100%先后降至85%和41%,但其他股东为中小散户,仍处于一股独大的地位,所谓的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实质上仍是形式,企业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形成。
这是制约华新发展的根本性矛盾,也是最难解决的矛盾。对国际资本市场了如指掌的李叶青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在其提出的系列“激进型”建议中,他将其放在了“靠后”的位置。
1999年3月,机会来了。华新采取定向募集方式在国内首次引进战略投资者,向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厂商———瑞士豪西蒙公司发行7700万B股。由此,豪西蒙持有华新水泥23.4%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创造。有人大骂李叶青是“败家子”,有人指责李叶青“引狼入室”。但李叶青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华新要想更进一步,必须与国际接轨。
作为主要谈判人之一,虽然迄今李叶青不愿意透露其中更多的机密,但这种被许以“华新模式”的募集方式不仅当年在中国证券界掀起惊涛骇浪,而且仍为今人所乐道。“华新模式”被称为外资并购9大模式之一。
豪西蒙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后,公司形成了合理的股权多元化格局,董事会对公司重大决策行为的作用得以强化,有效降低了决策风险。同时,华新的管理机制提前与国际接轨。在岗职工身份全部转变为合同制,企业二级机构由原来的49个精简到42个,水泥实物劳动生产率达到每人每年710吨。
为让华新的寿命存续二百年、三百年,李叶青指挥发起凌厉的“新世纪攻势”
1999年12月,李叶青升任总经理。但与过去坐这把交椅的人不同,因为战略投资者的“介入”,李叶青实质上成了中国第一批职业经理人。
摆弄着手中的计算器(这是李叶青办公桌上的必备品),戴着宽边深度近视眼镜的李叶青向记者解析一组数据:目前全国水泥生产企业共有8000多家,除中国外全球总数不到1500家;国际上80%的水泥企业采用干法窑技术,国内80%的水泥产品还是立窑产品;国内最大水泥制造企业的年利润约在4亿元左右,世界最大企业的年利润高达14亿美元;世界前5位水泥生产企业已形成完善的多国、多角、多区域支撑体系,而国内企业全部局限在国内“单腿走路”。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冲击下,中国水泥制造业必将面临新的洗牌,豪西蒙终将成为华新第一大股东。一直走在思想解放和时代大潮前列的李叶青再次语出惊人。
华新没有坐以待毙。为增添将来在新牌局中的谈判筹码,李叶青指挥发起了凌厉的“新世纪攻势”:实施规模扩张战略和技术一体化战略。
近3年来,华新的扩张势头令市场对手目眩:先后完成武钢华新粉磨站、华新红旗粉磨站、华新仙桃粉磨站;收购南通水泥部分股权、红旗水泥全部股权、江苏金猫水泥51%股权;开工建设或建成阳新、恩施、宜都、西藏山南、武穴等生产线。生产能力由1999年年产350万吨猛增至现在的1000多万吨,跃居全国第3位,70%以上产品为干法窑生产。
华新的技术创新机制令国内同行仰视:2002年华新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成立“湖北省博士后华新产业基地”,建成科技开发与市场销售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品开发模式。公司已拥有以全套水泥新型干法技术和高效粉磨技术为核心的专有技术系列。
我们正在做的一切,就是想让它即便在身份转变之后,也可以存活二百年、三百年……李叶青铿锵作答。
这是综合分析后作出的理性判断,这是求真务实者袒露的真言。记者不由想起省委书记俞正声视察华新时说过的一句话:李叶青是思路清晰的博士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