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这句话已喊了多年。今天,当中国水泥企业“走出去”的步子由出口产品、国外总包,迈进到在海外独资建厂时,又是“海螺人”踏出了最坚实的第一步,树起了中国建材企业海外独资建厂的一座丰碑。
中国企业“走出去“,最重要的就是选择投资国。
我们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吴自龙:“为什么会把眼光投到印尼?”
吴自龙笑笑说:在郭总的带领下,我们也经过了四五年的考察,海螺集团选择在印尼建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印尼政治上比较稳定,与中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政治稳定是企业建设项目的最基本保障。
二是印尼的经济水平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近十几年基本保持在6%左右。经济的增长肯定会带来水泥需求的增长。印尼在2011年2月宣布了5年远景经济发展规划,特别是规划头4年努力吸引中国企业和世界各地华商到印尼投资兴业,其中政府8%的资金预算用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印尼的水泥需求量一直保持较大且平稳的增长。水泥价格比较高,市场潜力非常大。全国水泥价格保持在100-120美元/吨。
四是印尼有发展水泥的条件,石灰石、煤炭资源丰富,人口多,水泥需求量大。2013年印尼水泥消费量5802万吨,全国人均水泥消费量仅245公斤/人。按照世界人均水泥消费量约700公斤计算,未来印尼年水泥消费量将在1亿吨以上。
吴自龙一口气说了四大要素,他舒缓了一下口气接着说:“海螺集团到印尼来不是做贸易,而是真正地投资建厂,生根开花结果。这完全顺应了国家政策和形势发展的大势,符合国内外大环境的要求。这么多年来,海螺集团在国内,也正是配合国家政策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企业‘走出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海螺集团‘走出去’一方面是‘海螺’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是‘海螺’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吴自龙流露出的那份自信,是全体“海螺人”的自信,它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是董事长郭文叁的自信感染了所有“海螺人”吗?在印尼,我们接触的每一位“海螺人”都是这样自信和快乐。这不禁让我们想继续探究这份自信的缘由和内涵。
“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这句话已喊了多年。今天,当中国水泥企业“走出去”的步子由出口产品、国外总包,迈进到在海外独资建厂时,又是“海螺人”踏出了最坚实的第一步,树起了中国建材企业海外独资建厂的一座丰碑。
“海螺”,值得骄傲!
一位卓越的掌门人、一个优秀的领导团队、一批拼搏的“海螺人”,共同打造了一份傲人的、令同业追赶着的战绩!这,或许就是“海螺人”自信的缘由吧。
“海螺”,应该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