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召开在即,宏观经济走势仍是关注的重点。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处于周期回落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集聚期,同时体现在“增长减速”和“结构调整”两方面。
2013年微刺激
稳增长见效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7.7%,为2000年以来最低增速,较1979至2012年33年9.8%的平均增速低2.1个百分点。尽管今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回升至7.8%,但须高度关注宏观运行中的不平衡性风险及苗头性问题,对经济复苏的复杂性有充分估计,我们清醒认识到,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弱复苏”格局仍难改变。
2013与2012年经济趋势特征较为相似。2013年与2012年经济运行均是在经历了上半年经济增速下滑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增长”后企稳回升的。具体而言,2012年经济低谷是在第三季度,此后在四季度随政策刺激逐步显效,GDP反弹至7.8%。2013年则是经历了上半年经济逐季走弱,6月份“钱荒”,以及确定经济增速“合理区间”,防止滑出“下限”之后,国家随即推出一系列“微刺激”的政策组合稳定市场预期,三季度GDP企稳回升反弹至7.8%,创下6个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此外,工业、外贸同步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9.6%,占中国经济规模达40%的工业的反弹对经济产出的整体反弹起着重要作用;前9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3.5%,1-9月我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8%,增幅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各项数据回暖显示“稳增长”政策显效。
新的强劲增长动力
尚待形成
然而,总体而言,中国宏观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内在增长动力不足,环比增长动能减弱,经济偏向减速,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制约着经济回升的高度。
经济回升驱动力主要是政府投资驱动为主。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0.2%,较上年同期放缓0.3个百分点,但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同比加快约1.4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前三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是55.8%,较上年同期提高5.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三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对总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下降7.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贡献率则分别提高10.8和3.8个百分点。
尽管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总体而言,政府主导的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成分过大,在带动了2012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反弹之后,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延续到了2013年的前三个季度。高达近25%的增速已经是自2010年来的最高值。未来从政策的增量空间看,地方政府性债务管控加码、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加上财政支出的刚性需求,导致了财政收支压力逐步加大,这意味着高速的基础设施投资并不可持续,新的强劲增长动力尚待形成,经济运行呈现脉冲式的小幅和反复波动特征。
产能周期制约着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需求缓慢增长也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资本密集型部门产能过剩比较严重,而且越是那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其资产负债率越高。与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相比,我国工业行业的产能过剩从局部行业、产品的过剩转变为全局性过剩。在我国24个重要工业行业中有19个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水泥等重工业行业产能过剩都是比较严重的。
根据Wind资讯统计,2012年末钢铁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同比微增了1.44个百分点,44家2020欧洲杯夺冠热门 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0.35%。去年,受全球经济低迷,产能过剩等内外因素影响,玻璃行业延续了2011年以来的需求不旺、竞争加剧的态势,有色金属行业资产负债率为63.26%,这对工业经济将形成持续的压制。
而另一方面,与实体反差较大的是,2013年以来,不断攀升的社会融资总量以及表外融资、债券融资的大幅增长,与持续下行的经济增速和宏观经济产出形成了极大背离,表现出明显的“避实就虚”倾向,不仅实体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下降,周转率降低,由于实体经济下滑,债务比率上升,银行隐性不良资产风险也开始抬头。
外部环境变化
给中国经济带来压力
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经贸金融新格局给中国增长前景带来压力。中国经济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中国经济复苏或滞后于发达经济体系复苏。今年以来,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动能普遍增强,对中国形成新挑战:
一是由于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再平衡启动,主要发达经济体率先启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私人/公共部门“去杠杆化”和制造业“再工业化”等结构性调整措施效果初显。美国制造业出现加速回流迹象,欧洲、日本出口竞争力明显回升。
二是新国际贸易体系不利中国出口。美欧主导下的TPP、TTIP和PSA将重构全球贸易规则。新国际贸易体系有三大特点,首先是零关税;其次是就业和绿色环保的谈判准入条件;其三是区域而非全球性,这些方面中国并不占优势。新的贸易隐性壁垒和后发劣势对中国造成严重挑战。
三是发达经济延续低利率和扩张性货币政策,超额流动性前所未有。自2012年5月以来,全球M2货币供应量迄今为止已经增加3万亿美元左右,增长了4.6%,而随着美联储可能在明年启动美国量化宽松退出步伐或会大幅提升美国和其他经济体国家的长期收益率水平,跨境资金“大进大出”将加大中国经济复苏进程、货币政策操作及结构转型压力。因此,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复苏的难度依然会超出预期。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