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循环经济
在广西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一条“电厂—水泥厂—啤酒厂”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已初具规模。
项目的初衷,就是要在华润电力、华润水泥和华润雪花啤酒三厂之间,实现不同产业的工业废弃物、污染物的循环利用,最终达到示范区内污染物低排放或零排放的目标。
华润认为,这一项目响应了国务院《循环经济促进法》,参与西部开发的同时,保护环境,有效利用资源。同时,这也是华润在推动主营业务内部协同以及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一次尝试。
根据测算,示范区建成后,运营期可实现每年节能降耗标煤29.29万吨,节水78万吨,废水处理复用263万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4250吨,每年综合利用粉煤灰92万吨、石膏44万吨、炉渣10万吨。
而贺州的实践也让华润看到推广这一模式的前景。在贵州毕节、吕梁兴县等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计划已提上日程。
关注农村发展
如果说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华润将社会责任融入经济发展的一种尝试,2008年11月破土动工的华润百色希望小镇,以及此后陆续动工的西柏坡华润希望小镇、韶山华润希望小镇、古田华润希望小镇以及遵义华润希望小镇,则记载了华润投身公益的历程。
“作为国有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华润的希望小镇不但提供了一个样板,而且还开创一种全新的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乡村建设中心主任温铁军曾这样评价。
“希望小镇”寄托着华润在农村实现环境改造、组织重塑、产业帮扶的三大愿景。
这些希望小镇,突破原有行政管理区划,引入了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成立小镇社区居民委员会,统一管理小镇行政及公共事务。华润引导小镇村民共同参与创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更为关键的是,华润通过扶持富有地方特色、能与华润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种养业,运用创新、改革、科学的方法提高了农业产业效益,推动当地农业发展模式向可循环发展的生态农业转变,改变农村经济模式,最终增加了农民收入。
制度化安排
循环经济产业园以及希望小镇的实践积累了外部经验,在集团内部,华润则尝试用制度化的安排解决落实社会责任。
2011年,华润研究确定了覆盖59个CSR关键议题、56项指标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用于集团和各企业总结上报履行社会责任材料时使用,并要求作为下年度开展社会责任工作的依据。
在华润建设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中,包括了经济责任、社会贡献、员工责任、客户责任以及安全生产和环保责任五方面。每个方面又都细化为一系列具体的分类指标。
这套制度的关键还在于设定了一套激励机制。自2010年起,华润开始评选社会责任最佳实践,在每年4月召开的华润集团经理人年会上,对表现优异的企业予以表彰。同时对于列入商业计划批复的关键指标(如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列入扣分项,予以负向激励。
“企业从成功迈向卓越,一定要有志存高远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曾表示。
而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正是华润最重要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