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已是世界一流
我国的建材装备世界一流,性价比好,“走出去”过程中,要事先谋划一套布局、一套打法和一套规则,各企业间要有分工、有协作。
记者:业内人士都知道,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搞基础建设就必然需要建筑材料。李克强总理最近的几次出访,都在国外大力推广中国的钢铁、水泥、玻璃等基础原材料的成套装备。您认为中国企业在装备“走出去”方面有什么优势?
宋志平:钢铁、水泥、玻璃这些行业在国内基本上都过剩了,这些材料都是“短腿”产品,受销售半径影响,不太可能运到国外去,只可能在当地生产。“一带一路”给我们的成套装备带来了机会,我们的成套装备本身也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
第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水泥、玻璃、陶瓷、新型建材等基础原材料领域的成套技术和大型装备都是世界一流的,不输给发达国家。陪同李克强总理出访德国时,在总理午餐会上,我讲中国的水泥、玻璃装备都是世界一流的,全球许多跨国集团都用我们的装备,过去我们很羡慕的德国企业也在用我们的装备。
第二,中国装备的性价比好。国外很多水泥厂、玻璃厂都让中国企业去建,比如中国建材、中材等在全球建了很多厂,原因就是我们的装备性价比好,价格和成本都很低。中国造的设备,技术是一流的,质量是精良的,价格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这些年,中国成套装备“走出去”已经走了很长的路。在水泥和玻璃领域,中国企业做了很多EPC和EP工程,中国建材集团已经在国外做了超过70条的水泥生产线项目、30多条玻璃生产线。我们以前的“走出去”也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总结的问题:一是没有统一的组织,都是一家一户地干,属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是“游击队”的打法。二是“走出去”的企业没有强大的金融支持,后劲乏力。三是没有系统地考虑市场划分,缺少周密的布局规划,也没有建立很好的运营模式,不是考虑整体怎么赚钱,而是为建工厂而建工厂,拿到项目就干,干完就走人,没有很好地延伸服务,导致国外工程承包市场越做越窄。我们做的多是日本、德国等公司不愿意做的项目,都是在又脏又苦又累的地方,加上竞争中盲目杀价,经济效益也不好。这些现象和问题应该很好地总结和反思。这一次我们的装备“走出去”,就要事先谋划一套布局、一套打法和一套规则,各企业间要有分工、有协作。
“走出去”要向中高端迈进
中国装备“走出去”要突出质量要素,要和金融合作,管理、服务要跟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标准要走出去。
记者:有人说,中国现在的外贸已经从生活用品的出口转向生产用品的出口,这是“走出去”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标志。您怎么看?
宋志平:过去这些年,中国出口了大量的鞋子、服装等生活用品。随着国内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生活制品类产业,大部分已经迁移到东南亚、南亚等国家。比如一些服装、皮包等,过去都是中国制造,现在则是孟加拉、菲律宾制造。现在我们开始出口设备和装备等生产用品。从生活用品的出口跨越到生产用品的出口,从单纯的卖产品过渡到海外资本投资、到国外建工厂管理工厂,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迈进、一个历史性的转换。这充分说明企业“走出去”已经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这次“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技术、装备更会是中高端的,像我们生产的建材装备在国际上绝对都是一流的。
在“走出去”向中高端迈进的过程中,我认为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要突出质量要素。我们不能让一些被淘汰的技术、或者被淘汰的装备“走出去”,要把质量和品牌放在第一位,要突出中国品牌、中国技术,要突出一流品质、一流信誉,要真正努力打造“国家名片”,这是“走出去”成功的前提。
第二,“走出去”要和金融合作,不能只靠企业单打独斗。实践证明,单打独斗只能是“拉长工”,赚不到大钱。只有我们与金融相结合,采用和主权基金合作、买方信贷、融资租赁等方式,互相配合“走出去”,才能让技术装备有比较好的价位,让过去“走出去”干活不赚钱、瞎忙活的窘境不复重演,这也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
第三,管理、服务要跟上,全方位、系统地做项目,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我们过去“走出去”做EPC就像“狗熊掰玉米”,帮人家建完了、教会了就走人,没有在当地扎下根来。这些年我们也做了调整和尝试,向对方提供管理工厂的“一站式”服务,下一步我们要突出这一做法,凡是“走出去”的项目,需要我们投资就投资,需要我们管理就管理,包括后续服务、零配件供应等,都做起来。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中国标准的“走出去”,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购买设备都是德国标准、日本标准,现在我们海外承包工程时业主要求的是欧洲标准、美国标准,国外对于中国标准还不大信服。近几年,我们也在说服客户采用中国标准,也有些EPC项目采用了中国标准,这就极大方便了“走出去”的工作。中国标准“走出去”,要求我们提高和完善现有标准,也要加入国际的一些标准化组织,还要在海外大力推广中国标准。在国际竞争中,中国建材集团高度重视标准的制定,目前拥有15个国家及行业标准化委员会,“十二五”以来累计制定修订国家、行业标准200多项,其中主导发布国际标准3项,在编国际标准9项。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提高中国标准,向国际化迈进,另一方面要让国际上接受中国标准。还要提到的是,各个国家的法律法规很多,“走出去”的企业必须了解这些法律法规,单靠一家家企业很难进行系统研究,还会做许多重复性工作,国家应统一组织,专门针对重点国家进行政策研究、法律研究,给企业在一带一路“走出去”中提供法律指导和支持。
发挥中国建材集团的综合优势
中国建材集团在装备“走出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将与国内兄弟企业合作,共同开创中国建材装备“走出去”的新时代。
记者:作为我国建材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建材集团在“一带一路”中有哪些优势,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宋志平: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建材集团依托中国建材研究总院和中国建材国际工程公司雄厚的科研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实力,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了一个世界一流的成套装备、成套技术的集群。
中国建材集团拥有13家甲级资质的国家级科研设计院所,在上海、淮南、合肥、南京、涿州等地拥有10多个装备制造基地,如上海新建机、凯盛重工、合肥院装备基地、蚌埠院装备基地、合肥神马、南京轻机、北新机械等,集团拥有有效专利4200多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历史上我国建材行业的技术,包括浮法玻璃技术、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等,大都出自以中国建材研究总院为主的科研院所。
在水泥方面,集团有南京凯盛、合肥院、北京凯盛等大型的国际化工程公司,可承接2500吨到12000吨的生产线。我们最新研制的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化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已经在山东试运行,工业4.0智能化管理可以实现控制室无人值守,整条生产线所需员工不到100人,而且各项生产指标、排放目标均为目前最佳。这家水泥厂可以说是国内标杆式工厂,也是我们的王牌,展示了中国建材集团的技术和装备实力。此外在节能环保、脱硫脱硝、湿法改造等方面,中国建材集团的技术和装备也是一流的。其实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中国建材集团已经扎根其中,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埃塞俄比亚、伊拉克、印尼、沙特、孟加拉等国建设了几十条水泥生产线。最近中建材进出口装备公司成功中标3.2亿美元的沙特万吨线项目。
在玻璃方面,集团有蚌埠院、中国建材工程、秦皇岛院、中国新材院等国际化的工程公司,从300吨到1200吨的生产线,中国建材集团都可以做,而且是做到极致。拥有0.2~1.3mm系列STN级超薄玻璃生产线设计能力,掌握了超大型浮法玻璃生产线关键技术装备,拥有太阳能超白玻璃成套技术及装备。现在美国、欧洲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都来订货,玻璃生产线成套装备基本由我们提供。
在新材料方面,一是石膏板生产线,现在中国建材集团的石膏板生产线是公认的全世界水平最高的。法国圣戈班专门找我们购买,因为性价比高,而且采用了自主研发的脱硫石膏生产技术,实现了变废为宝,降低了生产成本。最近我们专门开发了纸面石膏板新的发泡技术,可节约10%的石膏用量,大大降低了成本。二是玻璃纤维,集团旗下中国巨石自主研发了全球最大、最好的10万吨级池窑拉丝生产线,吨电耗、吨能耗都是世界最低。中国巨石自主研发出了E6、E7等玻纤配方,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获得美国、日本等国际专利授权。在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中国巨石各项经济指标表现突出。三是碳纤维,成功攻克碳纤维干喷湿纺技术,实现千吨级T700碳纤维装备的完全国产化。
在房建材料方面,西安院具有新型环保砖瓦生产线装备、咸阳院具有建筑陶瓷和卫生洁具成套装备的设计、制造和工程总承包能力,非常适用于非洲、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我们还有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以互联网技术支持装备“走出去”。拥有国内最好的建材产品跨境现货交易平台易单网和大宗网,并在12个国家设立海外仓,成功地将部分国内过剩产品销售到国外。今年3月上线了优备网,以电子商务的模式实现备件供应、维修和生产管理服务业务的经营。上线1个月订单总额超过200万元。
总之,中国建材集团在装备“走出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下一步的想法是,与国内兄弟企业合作,结合金融租赁等各种金融工具,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集合投资、管理、后续服务等全产业链,开创中国建材装备“走出去”的新时代。
从卖装备到国际产能合作
我们已经从过去只卖装备的时代,迈入全方位投资、进行产能合作的一个新时代。
记者:国家提出了“国际产能合作”,不再用“产能转移”这个词,这是一种理念上的创新,也是一种境界的升华。现在坊间盛传中国建材集团将把在国内重组整合的成功模式复制到海外的说法,这是否将改变我国建材行业过去“走出去”打法比较单一的现状,为“一带一路”开辟新的模式?
宋志平:产能转移是指公司为求得产能上的平衡,求得效益上的平衡,在国外建设新的生产线,同时陆续关掉国内的生产线。“产能转移”一词容易给人带来误解,认为我们是把工厂搬出去,外国则会误认为是把落后的产能转移过去。“产能合作”这种说法就不存在这方面的误解,合作是双方的,你需要什么,我就来做什么,照顾到对方的需求,又结合了自己的能力。“国际产能合作”的提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国际产能合作中,既可以卖设备,又可以卖技术,还可以合作投资,共同经营。国际产能合作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投资,产能合作不是简单的EPC,也不是简单地卖设备,而是要投资建厂,就是在“一带一路”涉及到的国家加大投资,或全资,或控股,或参股,或租赁,各种方式都可以。现在我们已经从过去只卖装备的时代,迈入全方位投资、进行国际产能合作的一个新时代。
中国建材集团按照这一模式,在埃及全资建设了一条年产8万吨的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这条线是中国在海外投资建设的第一条大型玻纤生产线,填补了中东、北非地区玻纤制造业的空白,效益很好。在蒙古国投资建设的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是蒙古国最大的水泥生产线,今年上半年投产。李克强总理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我们与哈萨克斯坦协商投资建设一条玻璃生产线,将是哈萨克斯坦首条玻璃线,我们的计划是建成样板工程。
中国建材集团是一家善于整合重组的企业,我们在国际产能合作中,不仅重视直接投资,也非常重视并购重组。我们也希望能并购一些企业,利用现有企业的基础再扩大海外市场规模,这也是中国建材集团一个成熟的打法。在海外从零开始投资建厂比较费劲,如果有一个基础、有一班人马,再去扩展会好一些。目前中国建材集团正在俄罗斯、印度谋划并购项目。在并购重组的基础上,我们也会重视技术改造,提升所在国建材行业、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
探求新的融资模式与组织模式
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要改变过去单纯依赖贷款的做法,要结合国家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探求新的融资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最终形成产业链纵向联合、企业间横向协作、政府引导推动的格局。
记者:我注意到,您刚才的讲话中不断提到“走出去”要和金融相结合,这是否意味着携手金融将是“一带一路”走出去成功的重要节点?
宋志平: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一定要结合“一带一路”的国家政策,尤其是国家的金融政策。我们过去是简单的投资,借钱贷款投资,那样做不了大规模。最近我拜访了“丝绸之路基金”,了解到他们的资金属于种子式资金,占比不能超过20%。我希望采用类似中国国新控股那样的模式,企业出资10%,国家外汇出资90%。国家想投资找不到好项目,企业没钱但是有好项目,而且会经营管理。我国建材、水泥、玻璃企业要“走出去”,但是目前国内这些行业都很困难,企业并没有多少资金,怎样才能“走出去”?我们要改变过去单纯依赖贷款的做法,转而探求新的融资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我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国家目前强大的金融优势,筹措成立建材投资基金,调动更多的资本参与到投资中,支持建材企业“走出去”。
建材行业的大企业和装备制造的大企业应当加强沟通交流,总结过去“走出去”的经验和教训,探讨下一步“走出去”的途径和方式,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研究布局,不能一窝蜂扎堆,不能跑到海外打乱仗,不能把中国的“过剩文化”搬到国外去。下一步,我们要打造大型的装备集团,把工程公司、设计院、大型装备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纵向联合起来。企业之间,比如中国建材、中材、中信重工等国内大型集团,要加强横向协作,也建议政府要起指导协调作用。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等部委制定规矩,安排布局,并利用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手段对企业加以指引,最终形成产业链纵向联合、企业间横向协作、政府引导推动的格局。
国际产能合作要互利共赢
国际产能合作是高质量的产能合作,是高效益的产能合作,是合作共赢的产能合作。
记者:让别人赢才能共赢,这一直是中国建材集团的营销文化。在中国建材集团这些年重组整合快速发展、特别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践过程中,这种包容文化一直起着支撑、影响作用,在今后的国际产能合作中是否也将十分重要?
宋志平:我一直这样认为,国际产能合作要突出三点:第一是高质量的产能合作,而不是把低水平的产能搬出去;第二是高效益的产能合作,不赚钱的合作不做,因为做企业一定要有效益;第三是要有合作共赢的思想。
过去,中国建材集团“走出去”过程中的“合作共赢”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为当地发展作贡献。二是要和当地企业合作,有利益共享的思想。比如我们在土耳其做项目时,把EPC中的厂房建设分包给当地的企业,同时一些关键部件进行全球采购,最终建成土耳其最好的一条生产线,还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奖励。三是和当地居民友好相处,热心公益事业。比如我们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公司,每年都要搞一些捐助,当地居民非常欢迎,他们的总理也非常支持。我认为这很重要。要搞产能合作,要投资建厂,必须要融入当地文化,要有扎根下来精耕细作的思想,否则很难长久地发展下去。“一带一路”中,我们一定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作为一家央企,我们要培养一大批走得出去、留得下来的企业人才;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大家能够在国外艰苦的环境中待得住、待得稳;我们要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就一定要用跨国的文化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在“一带一路”的机遇中抓住机会,才能有所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