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表演讲,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行了详尽论述,从国家的经济宏观面谈到了1978年以来国家的三次重大转型,又指出了在危机中的大企业,同时指出了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看法。
该篇文章对传统制造业尤其产能过剩的产业指出了问题的由来及受到的挑战,值得一读,水泥业的很多老板都推荐此文,本文结合2015年上半年运行情况和吴晓波的观点穿插引述,希望能对水泥产业给以借鉴。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5月水泥产量,反映了市场当前情况,2015年1~5月累计水泥产量低于2013、2014年同期,2015年4月、5月当月的产量低于2013、2014年同期,可见2015年2020欧洲杯网上投注 下行的速度比较快,全国各地区的水泥产量增速全面下降,这是多年来首次。
需求不振,1~5月水泥量、价齐跌
市场下行态势水泥产业已有应对措施,表现在控制新增产能、产能限产,淘汰落后方面,这都是主动行为,当然由于水泥是区域性产品,一年之间由于季节引起市场供需变化,价格也随之波动变化。
进入2015年,由于2014年市场低迷,压力加大,全国北方地区限产力度空前,南方地区不同程度地加大淡季停窑时间。2015年1~2月的水泥产量被压缩到2010年以来最低,较2014年同期下降7,000万吨之多。
前几年在市场上行背景下,由于新增产能增长过快,吞噬了利润空间,导致价格走低,企业自发在市场上实施限产保价策略,稳定市场供需关系,保证市场相对稳定的价格(2012~2014年)。
2012年以来,需求下行态势逐步显现,部分地区出现需求总量下降,在北方地区表现尤为明显。2014年水泥需求受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更大,下半年价格持续走低。
2015年尽管在淡季实施大面积限产稳定价格,但由于进入传统市场旺季需求不旺,甚至出现负增长导致价格走低,4月度全国价格跌破300元/吨,5月度是全年第一个旺季高潮,由于产量仍然走低,致使价格不涨反跌,被市场需求拖累,6月进一步走低,跌至279元/吨。
从产量和价格数据的同步看到了需求对市场的直接影响,最近中国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表演讲,他谈到了三次产业转型,指出2015年是从产业重型化向"互联网+新金融"转型,并特别强调指出:2015年是大企业危机年,他认为:
过去的经验已经不行了,中国大企业面临的危机是系统性的、生态性的,而人才、资本转型是系统性问题,如果你用过去成功的方式走到今天,你会发现如果你不进行变化的话,你一定会被淘汰。
吴晓波做为经济学者就全国的经济面从转型的角度提出了问题,而首当其冲指出大企业要受到的挑战。
同时他又指出中国制造业就是靠成本+规模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成为全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所有东西都过剩,几乎所有产业的车间都在中国,产能已经非常过剩,这就是实业。
现今劳动力成本已很高,过去靠规模赚钱,现在你会发现规模越大风险越大,所有东西都过剩,再努力生产就出现危险。
吴晓波从全国几十年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角度来阐述他的观点。水泥业是传统产业,十多年来伴随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最大2020欧洲杯网上投注 ,并成长起一批大企业;同时将一个技术落后的产业一举完成了工艺技术转型,并将装备输出海外,成为世界最大的水泥工程承包国家。应该说这都是在第二次产业转型(1998~2014),从轻型化向重型化 / 从内贸经济向外向经济转型中完成的。
吴晓破认为2015年以后,中国将从产业重型化向"互联网+新金融"转型,这也就不难看出今年水泥在需求和价格方面受到如此大的挑战,因为在转型的过程中,传统产业将面临需求不足的挑战,产能过剩是最为突出问题。
产能过剩问题,从政府、行业、企业都有深刻认识。也采取了应对措施,但正如吴晓破所言,过去所取得的的成功方式,是在一个市场上行期背景下完成的。可以说,2015年是水泥产业的转折点,需求进入下行通道,水泥产业不仅要面临转型,更要面临市场整合,应该说2015年严峻的市场形势已摆在面前。
一位资深、成功的企业老板指出:水泥企业创造现金流能力将决定未来命运。通俗说,就是在未来的市场能否占有一席之地。2015年的价格较前3年平均350元/吨的价格直落50元/吨,7、8两月即将进入淡季,又是场考验。
在近日海螺的股东会上,董事长郭文叁表示:每一轮的经济下行都带来机会,三季度以后,水泥业将重新崛起,行业结构会越来越好。"海螺水泥可能在某些区域内,和一些大企业间进行整合,形成区域性公司,然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整合。”
关键词解读:下行、机会、区域、大企业、整合、区域性公司、全国。这将是海螺在新常态下的市场策略。
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在谈到新常态下的企业创新之道一文中指出:在现有的需求下,我们要通过淘汰落后、限制新增、联合重组、以销定产、错峰生产等方式,保持供与求、销量与价格的动态平衡,确保利润。实际上,结构调整就是不再看重数量,而是如何提高质量。从微观层面讲,我们做企业的在转型升级中要调整自身的结构,向管理要效益,向创新要效益。
关键词解读:在现有需求下,以多种方式,保持供需、量价平衡,提升质量、要效益。
在和一位资本市场资深人士交流中,他指出:传统产业不会一夜之间被取代,但一定会在提高生产力的前提下淘汰低绩效、高能耗的企业。
数据的背后,专家谈了观点,企业家有了对策,2015年需求下滑的背后将是产业结构调整,市场整合的加快,最后引用吴晓波的结束语:
未来所有传统制造业、服务业都将经历非常痛苦的转型和升级,我认为起码超过一半的人5年后离开这个会场,但是留下来的人会看到焕然一新的中国,也希望大家在这一轮转型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