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城市由于生产、工作和生活区的分离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推高了生产生活成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产城融合成为各个城市着力的重要方向。
打造60个示范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9日发布《关于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指出,为进一步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加快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或增长极,形成功能各异、相互协调补充的区域发展格局,国家发改委拟在全国范围内选择60个左右条件成熟的地区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工作。
产城融合示范区是指依托现有产业园区,在促进产业集聚、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加快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为新型城镇化探索路径,发挥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经过努力,该区域能够发展成为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城市服务功能完善、边界相对明晰的城市综合功能区。
《通知》要求,示范区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以地级城市(区)为主,适当考虑发展基础较好的县(市);二是有合规设立的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为依托,产业园区和周边区域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主导产业符合生态环保和人口集聚要求,适合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三是行政区划明确清晰,与现有行政区划相协调,以依托的产业园区所在地行政区命名,不出现“新区、新城、产业园区”等。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过去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大多是按照功能区规划发展,这是城市规划的一个基本方法。但城市过大,功能区过大,就必然会带来交通拥堵以及生产生活成本过高等问题。
以广州为例,位于广州东南部的广州开发区和南沙开发区聚集了大量的生产企业,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生活配套,在这些企业上班的不少人员每天“钟摆式”地往返于市区和开发区。与之相似,珠江新城作为广州的CBD,在此上班的大量白领居住在南边的番禺,形成了相当大的交通压力。
另一方面,在新建设的开发区,对新一代的产业工人尤其是85后、90后来说,他们对工作之外的生活环境、配套也十分看重,如果开发区没有相应的生活配套,对这一群体而言,吸引力显然要下降很多。
“现在讲产城融合更多是从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现一个良性的互动。”牛凤瑞说,工业化如果没有城市化作为依托,工业化要支付更高的成本。反过来说,如果城市化没有工业化的支撑,那么城市化就是无源之水。“过去我们是人为地割裂开来。”
对此,《通知》要求,要统筹规划包括产业集聚区、人口集聚区、综合服务区、生态保护区等在内的功能分区。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实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口集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住居、商业、娱乐、休闲等设施,提升宜居宜业水平。
《通知》指出,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协同推进城镇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和功能完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探索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3个1亿人”的就近城镇化;有利于形成功能各异、协调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深化开发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平台。
功能区划分之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城市由于过于强调功能区的划分,从而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和生活成本的提高,这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广州市某经济发展部门一位官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过去我国城市发展中,太强调功能的划分,由此带来了生产和生活、工作和居住区的完全割裂,造成了很多成本的增加,现在国家就更注重要把生产和生活有机地融合起来。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此前曾对本报表示,大中小城市应当有不同的规划理念。例如,小城市的话搞“前店后厂”模式就可以,中等城市就应该搞功能分区,而大城市的话不能搞功能分区,太大的功能区会带来生活的不便。
不过,牛凤瑞认为,尽管功能区划分存在着不少弊端,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功能区划分。“它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如果我们的功能区都是综合性的,那也会带来一些其他问题,比如如果将工业区和生活区完全混合起来,也会产生一些互相干扰的问题。”
“这里面没有对和错的问题,而是一个合理度的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牛凤瑞说,类似CBD是金融产业和高新产业聚集的地方,只有聚集,才能产生更大的效应。在CBD工作的很多白领都希望居住在工作地附近,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现在大多家庭夫妻俩都是双职工家庭,很少有两个人都在同一个区域,因此很难做到工作地和居住地完全融合。
牛凤瑞说,过去的专业功能区可能只有几平方公里,而现在很多地方的功能区动不动就是几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了。“所以这里面就存在一个空间尺度的把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