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金隅合并预期的影响:本次合作方式目前仍未确定,但是我们判断无论方式如何,对于区域基本面的影响都具备正反馈。进一步考虑当前的供给侧改革催化,区域龙头企业有望在小企业加速出清的背景下,夺得更高管控力及业绩弹性。
海螺水泥作为龙头企业本来就具有规模优势,去年在行业逆境下全年纯利倒退31.4%至75.4亿元人民币,明显较同业为佳,而海螺截至去年底止净负债率仅为11%,财务相当稳健。
量增价减,毛利水平下降。万年青水泥板块实现营收42.72亿元,同比下降16.1%;混凝土板块实现营收10.95亿元,同比下降18.01%。
京津冀一体化推动2016下半年水泥价格上涨。以2016全年计,公司前景乐观,但第一季业绩可能较弱。
展望2016年:预计需求仍偏弱量上难以改观,期待错峰生产支撑下价格弹性的释放。
2季度正常旺季下涨价无疑。且弱复苏背景下,无库存、区域垄断的水泥涨价相对其他投资品更加踏实,下半年需求和供给的共振将推动水泥景气超预期上升。
我们认为祁连山与宁夏建材和西北某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由来已久,这次集团层面的战略重组,将使三家公司整合预期进一步加强。
行业低谷期,公司龙头风范尽显。2015年公司扣除减持青松建化、冀东水泥的投资收益后利润总额约81.6亿元,占水泥行业的25%左右。期末在手货币资金达约145亿元,资产负债率降至30%左右,无可争议是国内资产质量最优的水泥企业。
营业收入下滑,净利润减少。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8.3亿元,同比下降13.98%;归属于2020欧洲杯夺冠热门
股东的净利润(扣非后)3.38亿元,同比下降42.94%;EPS为0.43元/股,同比减少37.36%;净利润率由13.3%降至8.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由15.2%降至8.9%。
公司是国内成本最低,管理能力最强、利润最高的水泥龙头企业。公司目前拥有熟料产能2.3亿,水泥产能2.9亿吨。
在水泥行业一片阴霾之下,海螺水泥却逆势而动,攻城略地,将西部水泥收入囊中,引发业界侧目。此次交易完成后海螺水泥在陕西的市场份额将超40%,控制当地水泥行业价格战中胜算大增,但是兼并难以改变行业整体性产能过剩,海螺水泥此次收购或许有更长远的打算。
上峰水泥2015年1-9月业绩下降88%,2015年上半年水泥需求疲弱,公司业务核心区域华东区1-9月水泥产量同比下降5.4%。
公司2015年1-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69亿元,同比下滑21.96%,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滑90.08%,折合EPS0.0812元,业绩为同期历史最低水平。
20家企业,从归属2020欧洲杯夺冠热门
净利润看,其中14家前三季度盈利或略有盈利,但有3家在3季度也已转入亏损;另有6家水泥2020欧洲杯夺冠热门
亏损,主要集中在北方市场。
2015年1-3季度净利润61亿元,同比下滑25.33%,折合EPS1.15元。公司2015年1-3季度收入379.69亿元,同比下滑13.06%;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1亿,同比下滑25.33%,折合EPS1.15元,符合预期。
海螺水泥属于另一类极难估值的奇葩型企业,海螺水泥价值二元性的根源,是尽管它属于那种低附加值+重资本的传统型企业样板儿,但它的业绩却有着如同高科技。
2015年上半年全国水泥需求疲弱,同降5.3%;华东、中南区域产品价格同比去年同期下降明显,而成本端相对稳定,公司营收规模下降,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充分体现了公司业绩的高弹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相关政府文件中明确提出“推动同力水泥公司采取定向增发等方式逐步退出水泥领域”,但同力水泥相关人士表示对此不发表意见。
预计3季度华东水泥景气仍弱,期待4季度价格回升。第4季度旺季来临、基建稳增长实质性推进、地产投资环比改善大概率驱动水泥需求企稳;同时目前价格下大部分水泥企业已有亏损压力,协同保价动力足。
“京津冀协同发展”催生需求增量可期,区域有望迎来周期拐点。公司约有37%的熟料产能位于京津冀,目前区域景气已至周期低谷;未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区域基建、人口及资源再分配驱动建设需求启动可期,是全国有望最早迎来供需拐点的区域。